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06日星期三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中国城市居民“家底”披露 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

2002年11月06日 15:57

  中新网11月6日电 为了解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于2002年5—7月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采取多相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3997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由专职调查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并首次制作了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报告,以探讨其资产的构成状况及财产合理化程度。

  今天的经济日报在摘编此报告时说,居民家庭财产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主要指标。

  报告说,中国经济体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完成了“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的三级跳跃,居民家庭财产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变化体现在四个层面上:首先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收入总量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其次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收入比重发生了变化;三是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最后是个人的收入来源多样化。

  家庭财产总量及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调查结果显示,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30万元之间,有34.8%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30万元以上。

  调查统计得到,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为27.74万元,中等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9.84万元,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5.50万元。大城市家庭财产总量接近小城市的2倍,主要原因是大小城市之间房产价值的差异,使得大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价值远远高于小城市。

  家庭财产结构及差异

  在户主个人情况方面的统计发现,户主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为28.20万元,户主年龄在70岁以上的家庭其财产最少,为15.65万元,呈现财产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户主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与家庭财产呈现明显正比相关。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与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相比,高出两倍多。户主职业不同,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在所调查的职业中,股份企业负责人的家庭财产最多,为158.09万元,其次为私营企业经营者,其家庭财产为156.15万元。

  在城市家庭财产的构成中,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房产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

  大多数家庭的财产结构十分相似。但财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其财产结构与其它家庭差异明显:金融资产和家庭经营资产比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房产比重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该类家庭的财产总量为253.45万元,其中家庭金融资产为98.2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8.8%,高于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

  家庭金融投资仍显保守

  金融资产是居民财产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部分。1990年户均金融资产只有0.79万元,1992年后,我国经济实现腾飞,至1996年6月末,户均达到3.1万元,比1990年增长2.9倍,平均年递增21.4%。根据最近对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至2002年6月末,户均达到7.98万元,比1996年又增长1.6倍,平均年递增17.3%。

  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9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0.61万元,占7.6%。人民币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占69.4%,也就是说城市家庭近七成的人民币目前都存放在银行中储蓄,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投资观念仍较为保守。排在第二位的项目是股票(A股),户均拥有金额为0.74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0.0%。与国库券相比,股票这一金融资产形式属于后起之秀。排在第三位的是国库券,户均拥有0.32万元,占人民币资产的4.4%。排在四至八位的项目依次为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手存现金、借出款和其他有价证券。

  家庭房产占据半壁江山

  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个人通过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价值较高的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住房,从而在国家让利的前提下使个人在自己的财产总量上增加了最重要的一部分。房产在家庭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已接近一半,达到了47.9%。其中大、中、小城市该比例分别为49.3%、45.1%和48.1%。

  大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平均房产价值远远超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大城市家庭现有房产价值最高,达13.69万元/户;中等城市居中,为8.95万元/户;小城市户均7.46万元。从这一结果看,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而二者与大城市相比则差距悬殊。

  房产价值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从调查结果看,户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便越大。在不同收入的家庭中,拥有房产价值最低的是户主月收入不足300元的家庭,户均5.99万元,仅达到平均拥有量的54.8%。

  家庭财产历史性变化

  结合改革以来居民收入状况看,我国目前财富分配的格局和机制总体上看是合理和富有效率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呈现出“富人大富、穷人小富”的良好态势。以此为基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这种增长呈现一种普遍增长的态势,各个阶层均获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统计显示,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性质实现重大跨越,由先前仅仅拥有生活资料转变为不仅拥有生活资料,而且还拥有生产资料。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户均经营资产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89%的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性质尚停留在生活资料的层面,他们的投资意识较淡,储蓄仍是城市家庭最钟情的投资方式,子女教育、养老、防病成为居民家庭进行储蓄的主要目的。在调查问卷列示的十余种储蓄目的当中,把子女教育摆在首位的家庭最多,达到36.5%,而实现子女教育消费则周期较长;排在第二位的储蓄目的是养老,选择率为31.5%,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少被访者特别是中老年被访者对未来养老问题表示担忧,故以此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也超过了三成。

  (黄朗辉 孟庆欣 程学斌 曹子玮 谭晓梅 刘亚静)


 
编辑:吕振亚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