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称“西译”)状告《北京青年报》和《人民政协报》记者名誉侵权案,历经百天,终于落下了帷幕。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被告已构成对原告西安翻译学院的名誉侵权,除公开赔礼道歉外,给予原告8.4万元经济赔偿……”的终审判决。这桩官司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人不明白,这场官司的意义何在?“不为钱,不图名,就是要想借助这么一个案例,纠正人们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偏差。”西译院长丁祖诒说。由此看来,官司已经审结,思考却刚刚开启序幕。
官司始末
这场官司是怎样打起来的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缘起:一则消息和三篇报道
今年6月12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出这样一条消息:由中国贸促会组织的以世界500强为主体的41家大型企业组成的“中国西部人力资源考察团”6月10日到陕西考察。41家跨国公司以年薪5万元到50万元不等,在西安翻译学院招聘了200名学生。由于西译的应届生已在5月份被抢聘一空,所以世界500强企业只能预定该校大三的学生,其中中澳北京菲达乳制品有限公司以年薪40万元预定了该校大三女生郝媛。
消息披露后,港澳台及其国外一些媒体予以了高度的关注,香港评论称:“大陆的人才观、用人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而在大陆,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或感刺激惊奇,或曰高薪合理,或指学校、企业炒作,或疑新闻掺水……
《北京青年报》先后发表连续追踪报道,由最初的质疑发展到否定招聘的真实性。6月17日,发表了题为《质疑大三女生年薪40万》、副题为“年薪40万能否兑现,学校企业是否炒作”的文章,对《中国青年报》6月12日报道中“大三女生年薪40万”提出质疑,怀疑公司和学校有炒作之嫌。19日,发表了题为《“大三女生年薪40万”有误》、副题为“学校:40万是公司亲口说的,公司:我们根本没有预定学生”的文章,直接否认新闻事实。24日,发表题为《人才价格乱乱乱》的文章,写到“此时此刻,正是招生的绝对高潮。而作为一家民办高校,招不招得来生源,关乎生死存亡,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学生能拿到40万年薪……不难看出学校与某全国性的报纸有着异乎寻常的关系。”
对此,西译认为,远在千里之外根本未到过招聘现场的《北京青年报》记者邓兴军和《人民政协报》记者熊树民等人的报道侵犯了西译的名誉权。
一位新闻界资深人士认为,“质疑”一文将名牌公办大学在校生作为对照体系,对年薪40万在民办大学中的偶发机遇,上纲为社会就业机制的倒置,刺激公办大学个别学生,造成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这一共同发展主体间的矛盾;他们将招聘单位的求贤及善举说成“作秀”,将西安翻译学院期盼学子早日就业大力促成招聘的良好初衷认定为“有炒作之嫌”。
一位新闻界资深人士认为,如果说“质疑”一文纯属作者本身对民办院校的歧视和浮躁,毕竟还肯定了中国贸易促进会组团并赴西译预聘的事实,还道出了招聘单位对西译学子外语水平和应变能力的由衷赞叹,还托出了采访陈锐光总经理以年薪40万招聘西译学子矢志不渝的心声!但该文余温未尽,邓、熊二人又编造的“有误”一文,以“贸促会不承认组团”、“陈锐光不承认招聘”、“中青报无可奉告”等,全盘否定了招聘事实。
西译认为,以读者来信名义的第三篇文章———《人才价格乱乱乱》,将博士群体价值与西译大三女生年薪的个案相提并论,继续否认招聘真实性,把这么有意义、可能成为民办教育又一个里程碑的活动暗指为“西译导演的一个假戏”。“从小里说,严重影响了西译的良好声誉和25000名西译学子的感情;从大里说,这是对整个民办教育的诋毁和不信任。”
对阵:七组证据赢得一审
在协商联系不畅的情况下,西译提起诉讼。在诉状中,西译称:2002年6月10日,由中国贸促会组织,以世界500强为主体的41家大型企业组成的“中国西部人才资源考察团”到陕西考察。期间,该考察团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到原告西译考察、招聘。整个活动中,原告西译约有200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意向,英语系本科生郝媛被其中一家单位选定,并以年薪40万元达成意向。全部招聘活动均有视听资源为证。但被告《北京青年报》刊登了3篇全面否定这次招聘活动的文章。文章抛出的所谓的记者调查等内容的假新闻,全面攻击原告的招聘是“虚假、不真实”的,对原告名誉进行了侵犯。为及时挽回损失,原告只好采取在北京及陕西媒体公开发表声明,挽回负面影响。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令其在同等的版面位置上,为原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同时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万元。
针对西译的起诉陈述,《北京青年报》代理人辩称,《北京青年报》刊发的3篇文章中没有使用指向西译的任何过激文字,不构成对西译名誉权的侵害;对于西译提供的视听等材料也当场提出质疑,不承认其真实性,如录像的剪辑、当事人话语的阐释等;同时要求西译向法庭提交北京菲达乳制品有限公司发给郝媛的受聘或“预聘”合同。
在法庭举证质证中,西安翻译学院出示了7组证据,包括录音、录像、证言证词等材料。8月9日,法庭主持调解未果。经过一天半的审理,法院认为,2002年6月10日,北京菲达乳制品有限公司陈锐光与学院学生郝媛面谈后,表示公司愿以高薪预聘一名该院的学生,预计年薪在40万到50万元,此言论属于事实。二被告的文章歪曲了招聘活动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原告的评价,诋毁了原告在社会上的声誉,构成了对原告名誉权的侵犯。
8月10日,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北京青年报》与被告熊树民立即停止对原告西安翻译学院名誉权的侵害。《北京青年报》在报纸上向西译公开赔礼道歉,其内容需经西译同意,同时向西译赔偿刊登“律师授权声明”的费用84000元。关于本案诉讼费35000元,则分别由《北京青年报》承担4000元,西译承担31000元。
落棰:终审维持原判
一审判决后,《北京青年报》诉讼代理人高蔚卿和报道此事的记者邓兴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提出质疑。
高蔚卿说,法院判决的最重要依据是西译提供的录像带,但这盘长达24分钟的录像带只不过是西译的一个宣传片,其中,直接证人的相关证言只有1分钟左右。邓兴军说,陈锐光说过“会把一位同学的资料传给董事会”的话,也就是说,聘与不聘最终由董事会决定,何况陈锐光本人也不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
《北京青年报》不服一审判决,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报社做为大众传媒机构,对其刊载文章的内容应做到客观真实。长安县人民法院原审就本案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均无不当之处,故对北京青年报社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几点思考
本来应该携手并进的两个伙伴变成了一对冤家,这场官司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40万年薪把谁吓了一大跳
据零点公司对全国20多个大城市人才市场的调研,2001年度,在正常情况下年薪实际最高的是生物医药公司经理,年薪38万人民币,而一般的高级人才,平均月薪5000人民币。
40万人民币,折合5万美元,作为一个外企中高层管理人员一年的薪金,并不高,如果把这个价码放在国外相同职位,那就低得多了。但在中国本土,这个薪金的确让人目眩,因而也就有了莫名的惊诧。还有点酸酸的味道。
人们为何要为40万年薪惊诧呢?北京一家网络媒体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面有对人才衡量标准不一的问题,出身名门、高学历、工作经验老道,还是人们评判是否人才的主要参数;也有心理失衡的问题,40万的价码与大多数人的现实收入差距太大了,而且那还是一个未出茅庐的“黄毛丫头”;更有自信心不足的畏惧心理:我们的身价怎会飙升得如此之快?廉价的中国劳动力就真的这样一去不返了?
“从加入WTO的那一天起,就预示着中国会出现重大的变革。40万元不过是一朵小浪花,大浪还在后头,连一个40万都接受不了,就要发动声讨,我们怎么在变中求发展呢?”西译院长丁祖诒说。
记者了解到,其实,40万、50万年薪乃至更高的报酬,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少外资合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酬都是与相应的职位以及创造的价值挂钩的,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用40万元人民币的价码,聘得一个中高层领军人物,“太值得了。太划算了。因为他们能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
“不但极具战略眼光的跨国公司,就是国内的一些大企业,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实用价值。不管你是公办生还是民办生,只要是人才,只要‘才有所值’,他们是舍得投入、也是敢于投入的。”北京某网络公司人事主管说,“当然,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非常高的年薪,方式是多样的,比如,给汽车、奖别墅,等等。”
民校学生为何不能拿高薪
“最初听到民校大三女生以40万年薪被预录,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日前,记者采访一位资深教育记者时得到的答案却是:“不足为奇。”
“从中华社会大学创办至今,民办高校已经走过20年历程,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破土而出的新生事物。”多年来一直关注民办教育的他说,经过20年的摸爬滚打,民办不但管理越来越规范,教学质量越来越高,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学会了游泳,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无论姓公姓私,只要是好的产品就一定会有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今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由十多年前起步的原始积累期,向五彩缤纷的竞相发展期过渡,不再是十多年前“租间教室、请个老师、拿支粉笔”就粉墨登场的草台班,其形式也绝非短训、业余、走读和函授一统天下。部分民办大学的硬件设备和综合实力,已超越部分成人高校并接近同类普通高校。而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也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接受和认同。
拿西译为例。历经15年拼搏,西译为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大学毕业生,为国家积累了6个亿的固定资产,从1998年到2002年连续5年分别招录了6800、7000、9700、8300、12000名新生,全日制住校生达到了3万人,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东方哈佛”、“民办的北大清华”。去年12月7日,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的陪同下视察了西译,也予以了高度评价。
最主要的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公办高校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而民办高校则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适应市场的竞争。不仅仅在西译,很多的民办高校都要求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掌握多种技能。李岚清副总理就曾夸西译的学生有灵气,口语的群体优势明显,“他们那里是学生挑单位,而不是单位挑学生,工资还很高。”
也参加了考察团招聘会的北京爱立信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张方明说:“西译学生让我吃惊,他们综合素质好,适应性强。来了就能干活,不需要培训。”还有议论认为,这些孩子都是高考的落榜生,他们不但懂得把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更安心本职工作,更具有团队精神。
“我们是三个半瓶子醋。单论英语比不过西安外国语学院;单论会计不如本科院校的财经专业学生;单讲技能不如专业人员熟练。但我们加在一起,却是一瓶半醋,比人高出一截啊。”西译院长丁祖诒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社会上有人对40万的价码感到惊奇可以理解,但如果认为民办高校一个人才也培养不出来,认为民办高校学生不值40万,未免太武断。“北大、清华蹦出了多少个40万啊,就不允许我们蹦出一两个?”
媒体怎不去除有色眼镜
在官司尚未开始之前,西译与《北京青年报》的交涉就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不少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记者采访不能只靠电话、只用耳朵,还是应该到现场去做实地采访,才能做出真实客观的新闻。而且,作为舆论导向的先锋,新闻媒体记者更应该加深认识、转变思想,不要用有色眼光和陈旧观念看待新生事物。
“我们不要凭印象感觉凭主观意识而将其全盘否定、一棍打死。”陕西日报一位记者表示,到西译看看,你就会知道这里的教育不同凡响,你就会知道民办教育今非昔比,“这里的学生充满朝气充满信心,根本看不出他们曾经是高考落榜者。”
“大三女生被预录年薪40万”这个消息引起讨论、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尊重基本新闻事实的前提下,都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媒体也有它的价值取舍。“但否认了基本的新闻事实,这种价值观就是站不住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位记者说,“不经认真采访,不把情况查证核实,就抛‘炸弹’,这说明了记者的浮躁;而迎合世俗,戴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一新生事物,这就是媒体指导思想出了问题。”
中华工商时报的一篇评论说,西译大招聘,不仅增强了民办高校学生的自信,也增加了所有民办高校办学者的信心。像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样,社会认可的只是产品的质量,而不在乎产品出自什么所有制的企业。当然,与所有企业一样,只有出了名牌产品,才可能成为名牌企业,像西译,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成批地挖走,这样的民校,不久也会成为名校。
陕西德伦律师事务所律师、本案原告委托代理人宋文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闻监督一定要有理、有据、合理、合法。
“近年来,因新闻监督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案件越来越多,突出表现在媒体或侵权者在自己所报道的内容真实性、客观性上举证不足,或者取得证据的方式方法违法,甚至根本拿不出事实依据和证明材料。引发诉讼,就只能承担败诉的后果。”宋文利说,“具体到本案,记者没有到过现场,就一味怀疑、指责甚至攻击别的报道的真实性,显然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其后果不言而喻。”
民校何时迎来春天
有关专家表示,“大三女生40万元年薪”风波突出地表明,一些人对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存在很强的偏见。尽管不少的民办高校早已用大量成绩和事实证明了民办高校的质量和实力,也早就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但因为人们对中国民办大学跨越式、非常规的人才积累模式的历史意义认识不足,以至于冷漠、歧视、偏见难以根除。
“一个蜚声国内的知名媒体都用那样的观点和眼光来看待民办高校,更何况平民大众?我们就是要借助这样一个判例,来纠正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误区。”西译院长丁祖诒说。
不少专家表示,目前,还有三大认识误区令民办教育难以取得更高层次的突破:
民校学生都是纨绔子弟吗
在很多人的眼里,民办高校依然还是十数年前的那个老样子:租间教室、请个老师、拿支粉笔、抢的都是落榜生、培养出来都是纨绔子弟……
“所以,西译出了个拿40万年薪的学生就成了新闻;所以,有人质疑有人否定,有人心里犯嘀咕。”一位在北京某知名大学读研的原民校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民校出来的,可我不是纨绔子弟。而且,我的很多同学,都在跨国公司工作。”
在北大教授、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眼里,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仅仅依靠政府办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和拥有10亿人的印度相比,我国的高校数量也不占优势。因此,要让更多的人走进高校,接受良好的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需要民办高校来壮大高等教育的力量。
季老对民办高校接受高考落榜生十分欣赏。他说,落榜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有很多偶然性。“(民校)培养了落榜生,没有让他们流落在社会上,而是尽可能地让他们成才,那可是功德无量的事。”
不少有识之士指出,民办高等教育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生长、壮大、繁荣下去,这是发展趋势,如果总是先入为主地认定民办高校学生低人一等,不可能有什么出息,这对广大民办高校学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也是没有任何理由的。
舆论导向,求全责备
目前的舆论导向于民办教育不利,当然有民办教育自身的原因:个别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低下、软硬件建设上不了档次、教学管理不规范,甚至于为了哄抢生源相互贬低、暗施冷箭,搅起一坛污水。不少舆论以偏概全,以为这就是民办教育。
对此,在一次民办教育研讨会上,不少专家纷纷发出呼吁:不要一叶障目,要看整体发展。在这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民办高校已由京城一花独秀,形成以西安、北京、上海和沿海为轴心,全国各省竞相繁荣的多极化发展态势。各具特色,各有特点。特别是西安,民办高校纷纷摆脱靠租赁校舍向大面积自有校园和自有校舍化迈进。吸引了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生源,多所万人以上或接近万人民办大学相互促进,带动发展,使陕西成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硅谷”和人才输出大省。西译是其中的佼佼者。
专家们表示,我国前阶段的民办大学就其整体和宏观而言不尽人意,加强对民办大学的管理无可厚非。但“闭眼不看万重山”,始终视民办大学为下里巴人;对公办大学宽松有加姑息有余,对民办大学求全责难严惩不贷;刚刚看到民办大学起步就喊叫发展过头,只强调对民办大学管理而漠视对民办大学扶持,等等,这种舆论氛围和导向,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会贻害无穷。
“公”“民”权益,“公”重“民”轻
新华社国内部主任记者贾奋勇在其撰写的《大三女生40万年薪名誉侵权案原告终审胜诉》一文中认为,“大三女生40万元年薪”风波突出地表明,一些人对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存在很强的偏见。其实,西安翻译学院这样优秀的民办高校早已用大量成绩和事实证明了民办高校的质量和实力,也早就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民办高等教育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生长、壮大、繁荣下去,只有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对民办高校给予悉心的呵护、支持,才能有力推动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如果总是先入为主的认定民办高校及其学生低人一等,不可能有什么出息,这对广大民办高校及其学生是极不公平的,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国家的现代进程都会贻害无穷。民办院校学生不得享受火车半票,助学贷款仅限公办院校学生,还有一些地方税务部门不顾民办大学的公益性、非营利性、非企业性、产权归属和学生主体性,试图开征“营业税”乃至“个体企业所得税”,都因忽视了平等而显得“公”重“民”轻。
“我们在成见和歧视中打拚,为了什么?还不是想为社会多培养一些有用人才,还不是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少些痛苦!”说到这里,丁祖诒的眼睛开始潮湿:“这些年来,从乘坐火车享受半价的待遇到助学贷款政策的倾斜,我们一直在争取公平和权利,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特别是就业’。”
“我们不像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人家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我们必须争取主动,让社会认识我们,请掌握前程命运的人事官儿进来。”丁祖诒说,在招聘会开始之前,他给41家企业的人事总监求情,要他们笔下生花,多圈几个学生,“多录一个学生不但是他本人的幸运,更是他的家庭、西译、民办教育甚至是社会的幸运。”
“我们真诚希望社会各界能多给民办高校和学生一个机会。”丁祖诒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同时坚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也是经过20多年的阵痛,才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从单一的公办教育到公办教育、联合教育、民办教育甚至外资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阻力和痛苦,但它终究会上路。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由党中央明确提出教育领域中“民办”与“公办”共同发展格局的理念。对民办大学而言,从一定意义上讲绝不亚于197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历史决断,也绝不亚于“非国有制经济”形成半壁江山带来国民经济腾飞的政治内涵。“民办”与“公办”共同发展的格局,是激活教育生产力、与国际教育格局接轨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不少专家认为,正处于高速上升期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艰难挣扎的阶段,无须“雪中送炭”了,但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理解和宽容、更大的支持和关注,渴望全社会都来为民办高校“锦上添花”,让民办教育的春天来得早一些、更早一些。
作者:凡夫 来源:法制日报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