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09月10日星期二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发廊"盖过"理发店" 汉语新词多元化趋向引起关注

2002年09月10日 07:27

  中新社北京九月九日电(记者陈旻)在当今中国内地,一个新的外来概念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往往有两个或多个词汇来表达。这种当代汉语新词多元化的趋向引起中外专家的关注。

  近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汉语新词不断增加,并出现多元化倾向。在不同地区产生的新词之间往往互相渗透。例如“的士、泊车、拍拖、信息”等本是粤港澳语词,而今北京和上海也用。“计程车”本是台湾闽语词,今香港、澳门、新加坡也用。还有,以外来词为主的新词大都始用于港台,然后向北扩散到中国内地。比如“埋单”本是粤港澳语词,如今北京、上海、南京等广泛应用,书面形式改为“买单”。再如,“写字楼”始用于港澳地区,今上海、北京使用频率颇高。

  专家们探讨发现上海地区对外来文化和外来词的兼容性比北京强。“发廊”始用于珠江三角洲,上海和北京本来不用,而现在上海大量使用,频率超过原有词“理发店”三倍,并且派生出别地不用的“发廊女”和“发廊主”两词。北京目前也用“发廊”,但使用频繁远低于上海。专家们还发现,新词的音节数目有简化的趋势,即音节少的新词竞争力强。比如“电脑”始于台湾和港澳,“计算机”始用于大陆。目前“电脑”的使用频率在内地都超过“计算机”。

  专家认为,汉语新词出现多元化趋向与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人口和文字竞争力密切相关。这是昨天在北京闭幕的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传出的消息,五十余名中外语言专家会聚北京,对此现象进行专题探讨。专家一致认为,汉语言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实在是社会进步和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标志,目前亦没有必要为此抱有更多的忧虑。


 
编辑:张炜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