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山乡巨变”的产业密码:因地制宜遍开“致富花”

分享到:

湖南“山乡巨变”的产业密码:因地制宜遍开“致富花”

2023年07月01日 12: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支书:年轻人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7月1日电 (记者 鲁毅)湘西十八洞村成为减贫名片,乡村特色产业脱颖而出,建成7500多个美丽乡村……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力,十年间,湖南持续耕耘乡村产业空间,让万千山乡发生巨变,让万千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太安社区果蔬丰收。 杨华峰 摄

  6月26日至7月1日,19国华文媒体高层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在山水田园间寻觅诗意乡愁,在乡风民俗里品味文化守望,在特色产业中感受乡村的勃勃生机,探寻中国“山乡巨变”的振兴密码。

  做优“一桌饭”

“云雾中的苗寨”十八洞村。 杨华峰 摄
“云雾中的苗寨”十八洞村。 杨华峰 摄

  “鱼米之乡”湖南,从来不缺美味。辣椒炒肉、剁椒鱼头、东安鸡、荷花虾……各地特色数不胜数。美食离不开优质的食材,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全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这些金字招牌见证了湖南的物产丰盛、农业发达。

  因地制宜,善用资源,是广大农民的田间智慧。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曾是典型的山区偏远村落,交通不便、声名不显。在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该村主打生态牌,种植有机农产品,充分发挥耕地与山林资源优势。

  夏至时节,群山环绕、绿草盈盈的合群村,弥漫着稻花香、黄桃香,山林间不时传来羊儿的“咩咩”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该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介绍,“合群村水质好、土壤条件优,形成了‘山下种稻子,山间养羊子,山上种果子’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起粮油加工厂,村集体收入在2019年就超过百万元,七眼泉生态香米还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市场供不应求。”

  一穷二白的山窝窝变成了产业兴旺的“金窝窝”,合群村的蝶变只是湖南特色农业带富万千乡村的缩影。在洞庭湖平原,拥有新技术、新理念的现代农人,因地制宜探索稻、菜、鱼、虾、蟹、鳖等多种组合的套种套养模式;湘南、湘东地区,农户们发挥林间优势,围绕柑橘桃李、油茶等开启品牌化之路。湖南美味香飘海内外,也鼓起农民口袋。

  围绕“餐桌”谋出路,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托起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梦”。

  走进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满山坡的黄桃挂满枝头,一畦一畦的豆角、茄子生机勃勃。“春夏摘桃,秋冬收橘,一年四季有各种蔬菜,让搬迁户安了家定了心,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太安种养合作社负责人龙先勇介绍,总面积约1万亩的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正在打造蔬果种植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开发农贸批发市场,拉长产业链。

  从大食物观出发,湖南抓住消费者饮食结构变化趋势,在稳定粮食供给的同时,培育“一县一特”优势特色产业,加强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优质湘猪、早中熟柑橘、“五彩湘茶”“洞庭香米”“早熟油菜”等多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集群在湖湘大地聚势勃发。

  绘美“山水田园画”

竹山村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了旅游场景。 杨华峰 摄
竹山村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了旅游场景。 杨华峰 摄

  从浏阳河畔、洞庭湖边,到沅江旁、沱江两岸,再到武陵山脉腹地,此行一路走来,“震撼”二字一次次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口中说出。

  “这些天,就像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度假村,绿水青山,便利交通,别致的农家小院,美得像画,很震撼!”菲律宾《商报》编辑陈淳淳说,“走遍了欧洲、北美,没有哪里比得上中国的发展之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实实在在让中国的发展红利惠及每个角落。”

  走进武陵山脉腹地的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一条条青石板路串联起座座青瓦木屋,群山间绿意涌动。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处都是绿水青山、高山峡谷、飞瀑溶洞,“云雾中的苗寨”美景尽显眼前。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拥有的第一大优势便是自然生态。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介绍,他们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因地制宜挖掘商业价值,开发绿色生态资源,加快建设田园综合体、溶洞开发等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现实。”施金通介绍,十八洞村日子越过越好,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到2022年的23505元。目前,正在进行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红色、绿色和古色的乡村产业。

  位于浏阳河畔的小河乡乌石村又是另一番图景:蜿蜒穿境而过的小溪河两旁,阡陌纵横、田舍相望、花草茂盛,更为吸睛的是村中屋舍白墙上画满了水墨画。这里不仅用秀丽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当地村民还拿起画笔将风光画在画板上、石头上、屋墙上,成就了一道新风景,一桩新生意。

  乌石村党总支书记赖平介绍,当地以生态绿为底色,涵养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农民画室,清秀、安静的小河乡变得更有“文艺范儿”,农民也将乡村生活“画”得绚烂多彩。

  三山环抱,四水交汇,潇湘自古多锦绣,浩浩荡荡的八百里洞庭、连绵巍峨的七十二峰衡岳、千岩竞秀的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丹霞地貌、中国第一洲橘子洲头……而今,湖南更多乡村的小而美、独而特景观被发掘、被点亮,通过农旅融合,景村共美。

  擦亮文化名片

常德穿紫河夜色风光。 杨华峰 摄
常德穿紫河夜色风光。 杨华峰 摄

  距离凤凰古城31公里的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保存完好的160多栋苗族村寨,记录着湘西“半坡部落”原始堡寨的风光。

  以保护特色民居为基础,该村擦亮传统村落和苗族文化名片。在村中,苗家寨子变成乡居民宿;田地上,村民赶着耕牛犁田劳作,再现传统农耕的场景;石板路旁,苗族大姐用簸箕“簸”着稻谷,展现生产技艺;屋舍门口,老妇人熟练地打着草鞋,展示非遗编织技艺……竹山村的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民间习俗等资源实现活化利用,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成了旅游场景。2022年,该村接待海内外游客24.4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518.2万元。

  走进合群村,便像走进了云南的“小大理”。这座白族人口占97.52%的村子,沿袭白族风格建筑,传承仗鼓舞、霸王鞭、三道茶、游神等古老的白族文化习俗。品白族三道茶,看白族舞蹈,赏色彩斑斓的花海,已成为当地旅游特色。

  在常德,则以千年古运河穿紫河为纽带,“复活”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灵动的生活形态。穿紫河两岸,茶楼、客栈遍布。入夜,古风灯笼点亮河畔的非遗街区,折子戏、常德丝弦、常德汉剧等老常德的戏剧在两岸的露天舞台上纷纷亮相。

  乘着水上巴士游历其间,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不禁感叹:“宛如穿过一个文化长廊。”穿紫河俨然化身为一个旅游景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纷前来休闲度假,千年古运河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合群村白族民俗风情展示。 杨华峰 摄
合群村白族民俗风情展示。 杨华峰 摄

  积极引导脱贫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放大文旅资源优势。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推动乡村非遗传承发展、推动乡村文旅科技深度融合等15项具体举措,将进一步助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朝晖说,未来,湖南将继续以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根本举措,推动脱贫地区对接市场需求、开发乡土资源。“要积极在‘土’上做文章,在‘特’上下功夫,在‘产’上谋突破,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让群众增收更有支撑、县域经济更为活跃。”(完)

【编辑:王祎】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