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淮河抗洪一线现场见闻:安徽东风湖经历生死劫

2003年07月14日 16:24

  中新社淮南七月十四日电题:东风湖生死劫

  ——淮河抗洪一线现场见闻

  中新社记者阮煜琳

  “今年东风湖防汛的艰难程度、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是我三十年防汛抗洪历史上没有见过的。”

  今天,已经在东风湖行洪堤上奋战了十二个日夜的凤台县西淝闸防汛指挥所指挥长焦一安用沙哑的声音对记者说。

  今天中午,记者从淮南市凤台县山口村乘船到达凤台县西淝闸防汛指挥所。山口村村民詹可和介绍说,距大堤四百米以内的地域在洪水到来之前是一片田地。现在,零星没有遭受灭顶之灾的大树在水中露出点点绿色,算是留下了这里原来陆地的些许痕迹;曾经是淮河对岸起伏连绵的小山,现在只变成水中的一座座孤岛。由层层装满泥土的编织袋垒筑而成的大堤阻挡着洪水的进一步漫延,可以想见,在这里筑堤的人曾怎样与上涨的洪水争夺着时间。

  在最近十几天里,有着六万亩土地、两万多人口的淮南凤台县东风湖行洪区随着淮河水的涨落经历了一系列“出生入死”的考验。七月五日,东风湖淮河干流出现了超过一九五四年的、百年不遇的超高水位;七月六日、十日,东风湖行洪区先后两次面临即将行洪的命运。就在炸药运抵东风湖、两百名工兵到位、行洪区内需要撤离的两千一百名居民安全转移后,七月十二日晚,东风湖大堤在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确保的命令下,又经历了一场与洪水的生死搏斗。

  焦一安说,第二次行洪命令下来时,大家正在大堤上奋力抢救,村民们听说要行洪都跑光了,但省防指命令在没有行洪的最后命令前必须确保大堤。费尽周折把村民们动员回来抢险,因为已经下了两次行洪命令,为重建做准备,行洪区内很多村民在转移时把房子都拆了。所以,当十二日晚下达确保行洪堤的命令时,村民们群情激愤,非常不理解。

  “现在,洪峰已经顺利通过,大堤保住了,百姓都高兴了,因为大堤一旦溃破,损失太大。现在,老百姓都非常感谢政府的决策,但当时我们心里真的很难。”眼睛布满血丝的焦一安,一边吃着药,一边说。

  与洪水拼搏了十三个日夜的老人詹可和说,自己投资八十万元人民币的峡山口淮鱼王研究所就在淮河边,但在大堤上抗洪抢险的十三个日夜里,自己连一根草也没有从那里搬出来过。

  在七月七日下午抗洪抢险中,詹可和与二十八岁的儿子詹同连,一个在岸上打桩,一个跳到洪水中扶桩。淮河抢险大堤上又多了一段父子同抗洪水的佳话。

  在十一天的抗洪抢险中,凤台县副县长李忻洲的父亲因癌症在合肥住院,他没去看一次。当指挥长焦一安给我们讲到这里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难过得摆摆手,扭过脸去,“你别讲了……”

  焦一安说,七月二日来到指挥所的头三天连降大雨,水位上涨,为了守住东风湖大堤,大家背着方便面和矿泉水就上阵了,三天下来,大家普遍发烧、闹肚子,几天来也没有换过衣服。对前来看望大家的领导,自己的第一句话就是,“身上太臭,与我说话至少保持一米的距离。”

  从七月十二日晚十一时开始,一千六百名民众与洪水整整搏斗了十三个小时,十三点六公里的东风湖行洪堤上筑起了近一米高的子堤。十三日中午,第二次淮河洪峰缓慢顺利通过。

  现在,东风湖恢复了暂时的平静。但指挥长焦一安说,抗洪一刻也不能放松,洪水退去时最危险,要防止长期浸泡的大堤塌方,而且万一上游涨水,没有准备也很危险。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图:淮河第二次洪峰顺利通过东风湖 (2003-07-13 20:28:31)
          组图:安徽淮南东风湖受灾群众领取救灾粮 (2003-07-13 20:27:11)
          东风湖行洪区不启用 第二次洪峰顺利通过东风湖 (2003-07-13 20:13:01)
相关专题: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今年防汛进入实战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