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有特色才能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
前不久,是高职院校网报志愿的日子。身为湖北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的田寿永走到哪里都想“推销”自己学校的专业,“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学校去年新开设的,是朝阳专业,你可以让孩子考虑填报……”
“当下,营养护理、身体健康、闲暇娱乐、体育健身、衣着服饰和家庭幸福等问题越来越被人重视,这些专业就是瞄准此类需求来打造专门人才。”田寿永告诉记者,人们的需求出现多样化,“爱美之心常有”,加上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亚健康”人群增多,“有了病上医院、亚健康就美容”成为新潮,湖北职院新设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应运而生。2009年第一届招生就达到139人,经过一年多学习,70%学生已拿到初、中、高级美容师证书,不少学生已萌发创业的念头,积极进行准备拟开设“医学美容店”。“此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广,市场适应能力比较强,很多人都自主择业、自主创业了。”田寿永说。
“除了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变也是湖北职院调整专业的依据之一。”近年来,湖北职院整合教育资源,新设了建筑技术、动漫游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加强了数控技术专业等的投入,取得良好成效。
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和社会需求之间,职业院校如何不出现错位和空当?在学科建设和市场需求之间,学校如何进行更好地调整?
最近,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吉林调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时强调,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其毕业生在企业不可或缺。高等职业院校只有找准其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空间,形成特色与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职业院校应根据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办学,找准自身的定位和特色。”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总裁王伯庆认为,职业院校在设置新专业的时候,不能看哪个新职业“热”,就跟风设置哪个。职业院校在进行新专业设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和规划,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如何做到这一点?王伯庆认为,职业院校新专业除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之外,还需要跟踪评估产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从而科学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
此外,职业教育要给学生提供机会,保持与产业的密切接触,把产业界人士请进大学,邀请产业界人士参加培养方案设计,让产业需求无缝地导入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本报记者 倪光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