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还是戏谑? 从新《红楼梦》看翻拍名著误区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还原"还是戏谑? 从新《红楼梦》看翻拍名著误区 (2)

2010年08月08日 16:2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红楼“黛玉吐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当艺术遭遇商业

  与其说观众对新版《红楼梦》的内容存在质疑,倒不如说该剧在强大的商业压力中对作品的艺术价值予以妥协。

  观众吴岩认为,声势浩大的全球选秀、沸沸扬扬的短信投票,从一开始就使这部剧注定与娱乐和商业无法摆脱干系。“打着艺术的幌子登台,唱的却是一场资本圈利的大戏。”当艺术遭遇商业,无论是投资人、制片方还是导演、演员,都无法置身事外,因为他们缺钱。

  据记者了解,新版《红楼梦》计划总投资约5600万元,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剧组对剧目的精益求精及古装片“烧钱”的特性,该剧的关机时间比预计足足晚了一年,预算严重超支。

  “2006年‘红楼选秀’获得2000万元冠名费”“地方政府赞助”“多位主演出席商业活动做代言”“赞助商探班”“房地产借拍摄地开盘”“厂商借该剧品牌推销产品”……这些活动都将这部剧打上了牢牢的“商业”印记。“拿人手软”的道理谁都懂,原定导演胡玫正是因为不愿被“商业绑架”而选择退出。

  一边是投资人的“红楼财梦”,另一边是艺术家的价值坚守。当文学经典遭遇现代商业,李少红团队在艺术上追求完美的同时,就不得不考虑商业利益,可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位业内人士说,但是,商业并非不能融入经典,国外根据莎士比亚、雨果名著改编的商业剧不胜枚举,大都很成功。

  “必须承认,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市场在经历商业大潮的涤荡后,翻拍历史剧对经济利益应有所考量。”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说,但如果过于追求娱乐效果、观赏性和收视率,肯定会对艺术本身造成巨大伤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普光等专家认为,近年来历史剧重拍潮其实是影视剧创意枯竭和匮乏的象征,它们中大多没摆脱被市场逻辑改造的命运。在票房和收视率的重压下,艺术作品被当作逐利工具,一些创作者绞尽脑汁“戏谑经典”“颠覆经典”,靠经典恶俗化、挖掘人性的负面因素来吸引眼球,文化传统的重建被忽略了,影视产业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曦】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