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顶级品牌代表完美品质?天价豪车是否暗藏暴利?
2007年10月23日 14:44 来源:深圳特区报

     资料图 武汉野生动物园“怒砸奔驰”事件又出翻版。2002年3月8日下午1时10分,该园内,四个汉子抡起木棒、铁锤向一辆白色“奔驰”砸去.... 中新社发 程平 摄


  奔驰汽车在中国的广告语是“领导时代,驾驭未来”,这恰如其分地亮出了奔驰汽车厂家对于中国市场的自信和自我评估。或许这并不为过,以绝对数量论,奔驰在进口豪华轿车市场一直牢据着前列;论知名度,多年以来,奔驰在人们心目中早已经是高档豪华轿车的代名词和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我们策划“实话实说进口车”专题,原本就不是为了肤浅地泛泛而谈或者人云亦云地为“豪车们”高唱赞歌,我们要做的是拨开那些耀眼的光环,去探求长期以来关于豪华轿车一直被无意或刻意忽视掩盖的一些真实;走近豪华进口车车主们,还原这一车主群体们真正的用车状况,以及他们所面对的窘迫、麻烦和问题。

  我们从各种途径查阅和整理了大量的可靠资料和真实新闻记录,走访了消协、维修厂家、车友会、保险公司等相关组织和机构;在话题预先公布后,还接到了大量读者和车主们的来电。也许我们所接触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奔驰也只是众多豪华品牌中的一个,然而当执笔之时,内心的震撼依然久不能息,我们一次次质疑着,在那些光彩的闪亮的背面,是否真的能如人们期望的美好和圆满?在百万元的付出之后,是否真的能让拥有者收获到真实的快乐和满足,让车主们真正对它无怨无悔?

  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应该结束盲信,学会清醒。——编者

  一问奔驰:顶级品牌是否代表完美品质?

  深圳车主刘先生10月9日打来电话,说他3月份买了台新款进口奔驰S500,行驶不久就发现发动机有机头漏油的现象。因为车辆行驶里程尚短,他找到商家希望能为其考虑换车,商家在拒绝了其要求后,提出可以替他免费维修。然而几天后,车主把车开出来,却很快发现漏油现象并没有真正解决,其后又反复维修过几次,然而直到现在,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治。

  在中国市场,进口奔驰汽车一直是以顶级汽车品牌和百年德国汽车工艺的形象出现,高企的价格以及悠久的历史让人们理所当然地对其品质不加任何怀疑,这也成为了很多人选择奔驰的重要理由。然而百年的企业历史和百万元的车价,是否真的如期打造出了让所有车主放心的完美品质呢?关于奔驰轿车质量的投诉多年来其实一直见诸国内的许多媒体,让国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要算当年的“武汉砸大奔”事件,据媒体报道,奔驰官方当时对于诸多故障给予的答复竟是当地油品质量不好,厂家概不负责。这种不负责的推脱方式,立刻激怒了国内的媒体和消费者,关于奔驰质量的投诉在随后的数月里被纷纷爆出,包括气囊原因导致撞车时人员伤亡、行驶中方向失控、电脑模块损坏、行驶中爆胎等恶性事件,以至于国内23位受害奔驰车主自发成立名为“奔驰汽车质量问题受害者联谊会”的维权组织。

  对于奔驰产品质量的质疑并非仅仅来自于消费者,有媒体整理公开了近几年来的召回情况,从2004年起的不到四年时间里,奔驰面向全球各地的召回不下数十次,其中2005年的一次召回,全球涉及车辆达130万辆,数量占奔驰过去4年总产品的1/3,而在这四年间,仅在中国的召回平均每年就达3次之多。对于“召回”,中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如此表述:“汽车制造厂商有义务召回缺陷汽车产品。缺陷是指在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形。”虽然根据行业内的惯例,召开并不能严格理解为汽车质量有问题,然而如此频繁的召回,至少说明厂家的产品仍需不断地改善和修正,这不能不让人们对于奔驰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厂家推出产品时对用户的责任心产生顾虑。

  新闻回放:在近期的各地关于奔驰质量的投诉事件中,由《华西都市报》最先报道的成都奔驰车主事件尤其引人注意。2005年3月,在一家公司当老总的余先生花106.5万元在成都中冠汽贸购买了一辆进口奔驰S350轿车。买车十多天以后,余先生的噩梦就开始了:首先是变速器漏油,余先生将车开到维修站修好后,自动吸门系统又出了问题。接着,大热天后排座椅的空调居然只出热风,喇叭莫名其妙失灵,电视支架自己掉在半空中……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截至2006年6月23日,车子已经返修了15次,大到变速器,小到电视遥控,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不少。尤其令其愤怒的是,7月份余先生开车接客户时,大雨天竟然天窗漏水,险些造成一桩生意的泡汤。此事情披露后,成都本地媒体的记者曾陪同余先生与商家协商沟通,但当时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

  二问奔驰:“星徽”服务是否货真价实?

  深圳车主李先生10月10日打来电话称,其公司的奔驰S级轿车行驶多年来,故障较多,尤其让其无法忍让的是高昂的维修费用,据李先生说,比如空调出了点小问题,维修站检查后说是风机坏了,要换,结果随便修一修就要价五六万元,之前换了一条避震,居然花了三万多元。当初买车花了一百多万元,几年下来估计光是维修费用就不下几十万元了。

  提到奔驰轿车的售后维修费用,“贵”似乎成为不少奔驰车主的共识,然而出于人们“豪华轿车维修就一定很贵”的思维惯式以及“面子问题”,很多车主往往对此选择了默默接受。进口豪华轿车由于零配件成本以及进口物流成品等因素,比国产轿车高一定程度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假如超出了限度,或者一些与成本无关的工时费,通用件费用假如也高于其它轿车,就让人难以理解了。例如记者从有关汽车保险公司了解到,在保险公司的一份报价单上,标明有维修工时500元左右,保养一次花费1000多,喷漆报价在1200-1800之间,这些常规项目多数轿车的流程都基本一致,由于不涉及到原车零配件,成本也相差不多,然而据了解,这个报价仍然比其它轿车高出很多,比如维修工时费,某畅销轿车只有200元,还可以打折。

  本报记者曾在奔驰一车友会网站对奔驰的维修价格进行了一项投票调查,参与投票者采用同一帐号或者同一IP地址仅能投票一次的方式。调查数据显示,共有132人参加了投票,其中89.39%的投票者认为售后价格“贵,的确很贵。我觉得有水分在里面”。10.61%的投票者认为“不算贵,这个售后价格是合理的”。

  奔驰在全球推行“星徽理念”售后服务,强调通过对销售、服务、零配件三位一体的功能组合,让用户在购车和保养维修等各个环节都可以获得完美的体验。然而在中国市场上,对于奔驰“星徽理念”的美好蓝图似乎尚未圆满展开。到目前为止,进口奔驰“星徽理念”的售后维修服务店布网并不多,即使在深圳这类一线城市,这样的标准维修店也不超过一两家,与之相对的是,面对中国市场巨大的奔驰保有量,各种不同来历、不同背景、不同规模的奔驰维修厂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随之而来的是维修服务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至于对于同一款车,甚至同一项服务或维修,各地的价格都无法统一,甚至是天壤之别。虽然根据奔驰厂家的观点,推荐车主都选择“星徽理念”服务,然而对于离奔驰指定“星徽”维修店路途遥远的用户,乃至众多一线城市以外的奔驰车主,难道让他们每一次维修都要驱车数十公里,或者来回路途就耗费上几个小时吗?从另一角度,奔驰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轿车,对于一个在中国已有至少十余年历史,并且拥有如此巨大保有量的汽车品牌,4S维修服务布网密度以及对于维修厂的规范化程度甚至还没有达到一些新进中国的品牌以及很多国产中小轿车的进度和程度,厂家恐怕也是难辞其咎吧?

  媒体聚焦:在今年关于奔驰售后服务的投诉中,武汉一位车主天价修奔驰的事件影响很大,由《长江商报》、《中国汽车报》等多家媒体曝光之后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据报道,2007年3月23日,左先生在武汉一家奔驰特许服务中心花67.8万元买了一辆奔驰轿车,行驶3个月后,车遇暴雨进水无法行驶,只好由服务中心拖去修理,几天后服务中心报出53万余元的维修价格,其中口头报价部分主要是发动机总成维修,要价约40万元;开单报价部分为配件、车内饰件维修。“53万元的修理费只比新车价少10多万元,也太高了吧?”左先生无奈之下,将车拖离服务中心。随后,武汉当地记者替左先生联系了梅赛德斯-奔驰销售市场部负责接待售后维修的有关人员,对方称,配件价格统一由进口车配件管理中心负责管理、配送及定价。厂家人员报出发动机总成价格达41.98万元。然而随后对方无意中透露,发动机总成的“特价配件”可下调至20余万元。当采访的记者追问价格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并没有得到对方的解答。

  三问奔驰:天价豪车是否暗藏暴利?

  为了进一步了解进口奔驰海内外价格差别的问题,记者立刻通过互联网对于奔驰几款代表型轿车在海外不同地区的售价进行了仔细的查询。首先对比北美市场,目前国内主流的S级轿车售价为135万元-221.5万元(不含AMG),而在北美汽车销售网站公布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大约为67万元-105万元,差价超过一倍;以在华南颇为热销的奔驰豪华SUVML车系看,国内价格为88万元-198万元,而在北美的报价折合人民币为32万元-64万元,最高差价竟达134万元;再看最近进入国内市场的奔驰高端MRVR系列,国内目前价格为75万元-89万元,而北美销售网站上价格的折人民币约32万元-38万元,差价同样超过一倍。此外,如SLK、AMG、CLK等跑车和高性能车型的价差比例更明显是大于上述三款车型。记者随后又查询了奔驰轿车在德国本地以及日本等一些地区市场的价格,虽然略高于北美的售价,然而与中国市场报价仍然相差6成以上。(注:美元汇率按1:7.5计。国内价格来自于新浪汽车,北美价格来自于automotive.com)进口轿车的价格构成和计算在国内消费者眼里一直有些神秘色彩,其实如果简单计算,可以归结为这样的简单公式:进口车国内价格=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厂商费用及利润。经过入关几年的下调关税、税率目前为25%,按照新消费税政策,3.0L-4.0L进口轿车消费率为15%,4.0L以上为20%,而增值税按17%计,由此可以自行计算一款进口轿车的价格,不妨试算一下人们最熟悉的奔驰S350。以67万元人民币的北美价格计,厂商的费用及利润一项达到25万元之多,除去最多数万元进口车物流成本,剩下的基本可能理解为厂商们额外从消费者手中所赚的钱了。(海外售价中其实已经包括了生产厂家合理的利润了。)如果再以ML500来计算,厂商的费用及利润竟有89万元之巨(198万元-64万元X1.45X1.17),即使考虑上不同地区配置和装备上的差异,同样让人感到震撼。

  豪华进口轿车与海外如此巨大价位的存在,除了过去高关税的历史原因外,其实更主要源于国内消费者对于这种差价的容忍,进口轿车高昂的价格,在很多国人的观念里似乎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而特别涉及奔驰这些品牌,更被人为地加入了很多非理性因素,譬如用天价的轿车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财力和地位等等,这无疑为巨大的价差和可能暗藏的厂商暴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理性化的汽车消费,并非反对购买进口轿车,但至少在购买时要清清楚楚明白我们要比国外购车人多花了多少?被人家多赚走了多少?事实上,以全球几乎最贵的价格购买一款车,并不能说明中国消费人多么有财力和消费力,从某种角度来看,反而显得我们似乎是在被愚弄?

  媒体聚焦:《汽车探索》近日发布了一篇关于进口豪华轿车国内外价差的文章,其中对于进口奔驰S级轿车进行了分析对比:中国市场:有3.0L、3.5L、5.5LV8、5.5LV12双涡轮增压和6.0LV12双涡轮增压5款发动机,分别对应5款车型,后轮驱动配备5速和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全部为加长车型。售价99.3万元-298.0万元;美国市场:有5.5LV8、5.5LV12双涡轮增压和6.0LV12双涡轮增压3款发动机,对应4款车型,其中S550有4Matic四驱车型,其余为后驱车型,配备5速和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售价85400-181500美元(折合人民币64.7万元-137.6万元);德国市场:除S320CDI配备3.0L柴油发动机外,共3.5L、5.5LV8、5.5LV12双涡轮增压和6.0LV12双涡轮增压4款发动机,有普通型和加长型之分,全部后驱配5速和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售价70760-206422欧元(折合人民币73万元-213万元);日本市场:有3.5L、5.5LV8、5.5LV12双涡轮增压和6.0LV12双涡轮增压4款发动机,其中S550有4Matic四驱车型,其余为后驱车型,配备5速和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售价996万元-28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64万元-181.3万元)。

新款奔驰S车系在国内销量很好,几乎成为目前进口奔驰的主力热销车型。在查询相关资料时,无意发现两年之前S系在海外上市的新闻中提到其海外价格:S350加长版78146欧元,S500加长版95236欧元的官方公布售价引起了注意,按欧元的汇率,折合人民币大约为83万元和101万元,然而这两款车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分别为135万元和175万元,国内价竟然高出了前者六到七成之多,即使考虑相关关税及运输成本,这个差价仍然是让人吃惊的。如此巨大的差价的背后是否隐藏了什么?

编辑:张艳红】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