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及汽车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中国的汽车节能环保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已经成为决定中国汽车工业下一个发展阶段能否实现产业超越的一个“命门”式课题。但可惜的是,直到现在,国家仍然缺少归于“具体化”的相关产业制度,“有法无规,有政策无内容,有导向无定论”的“官话政策”仍让外界看不懂中国汽车产业替代性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之路。
和几乎中国所有的政策领域一样,汽车行业具体到新能源的发展也从来不缺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提到,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同时,在去年发改委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也定义了新能源范围,设置了新能源俱乐部的门槛。
这种表面文章背后却让人看不到任何可具操作性的实质内容,虽然发展混合动力的方向明确,但可以看到,不论《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还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都提到,支持研究和开发包括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这让整个产业的感觉是:所有的新能源手段都支持,换言也可以解读成所有的新能源尝试都不反对。又一个大而全的“概论”,其结果只能是让产业无所适从。
虚头八脑的政策只能产生两种结果:其一是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企业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自主品牌企业;其二是为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进展的外资企业创造了充分的“造势”空间。而这两种因素结合的结果将是,中国车企将再次丧失赶超的机会,在下一轮汽车革命后仍和现在一样:仰他人鼻息而活。
从去年开始,外资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关于新能源话题的造势,在产业语焉不详的背景下,谁最能产业化,谁最能制造舆论,谁就掌握了主动权。2005年丰田将普锐斯带到中国后,本田的混合动力Civic也将来到中国,通用也已经宣称2008年将在上海通用推出混合动力车型。这些能够实现产业和量产化的新能源,也可以说是混合动力方案无不例外的是由外资汽车巨头所导演。而自主品牌企业却只能采取“跟随战术”,别人提什么我们就提什么,别人弄什么我们就弄什么。话语权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在刚刚结束的北美车展上,有美国的新能源公司负责人坦承,在与中国自主品牌合作新能源及未来能源时发现,中国企业普遍具备两个特点:既希望新能源产品能快速进入市场,但本身又不具备所需技术。应该说,不能将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完全归咎于自主品牌企业。在具体方向不明确的现在,投入巨大研发费用在新能源对于自主品牌无异饮鸩止渴,同时又被迫接受外资新能源抢滩中国市场所造成的巨大竞争压力。
国家主导下的汽车产业政策在现今需要进一步明确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从诸多的方向中进行明确有一定的风险,但严谨的论证、丰富的考察以及更高高度下的全局考虑能够避免和防止风险的发生。不论如何,为防止担负责任而没有明确方向的汽车新能源政策都会成为产业界的“不作为”。错过了上一轮工业革命可以归咎为历史原因,错过了现在的机遇可能就没什么理由好找了。(何醒言)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