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提高生活质量,加快出行速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噪音、能源消耗以及交通事故等弊端,限车已经成为共识。法国媒体做过一个调查,82%的被调查者同意限制私人用车,但有趣的是,随后被问及会否卖掉现有车辆或者放弃换车计划时,超过70%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富人区反对者更是高达90%。看来人人都同意限制汽车,只不过是限制别人的汽车。当然这和欧洲的城市规划也有关系,欧洲的城市都很小,即使大城市中心区域也就那么二三十万人,更多的人是住在郊区或更偏远的地方,人们无论上班、购物、休闲、度假甚至健身都离不开汽车,汽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很难去改变。所以,“无车日”虽然起源于欧洲,但是没几年就开始露出式微的趋势。柏林、罗马等大城市参加了几年,却先后退出了此项活动,除了上面说的没有群众基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成本太高,从经济效益来算,实行无车日的支出远远大于收益。
但即便如此,中国还是应该着重推广“无车日”。中国不同欧洲,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比比皆是,单从数量来比,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人口的增加,让本来在小城市可能不是问题的问题会变得很难处理。就比如汽车,都同样在增长,小城市的拥堵、停车都基本不是问题,马路都空旷得很,但大城市不是。人一多,各有各的心思,各自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了出行方便,都想买车,这很正常,但如果都凑到一块去,那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问题。所以,作为社会组织者的政府,要在个人便捷与社会环保、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平衡,并通过各种政策、法规加以落实,“无车日”不失为改善交通一个好的举措,能鼓励市民合理环保地用车。
但“无车日”能解决问题吗?很明显不能,它的精神意义大于物质效果。不过,在这一天里,总会有人放弃私家车而改乘公交车,总会有人近距离出行改用步行或骑自行车,这么一天存在就会引起人们对汽车的反思,从而提醒人们加强环保意识。所以,这个以环保为灵魂的“无车日”,一定要进行到底。(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