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去年7月份以后,进口车市场已经取消各种政策限制,关税也已经降至最低的25%,但是进口车价格不仅没有出现下滑,反而一路飙升、高歌猛进。今年以来,相当多的品牌进口车价格仍然十分坚挺,个别品牌的进口车甚至出现了少有的加价现象。然而,在进口高档车市场销量大增的背后,是跨国汽车巨头对进口车业务的更深的垄断和对经营利润的更疯狂的掠夺,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多种品牌1至2月份销量翻番
梅赛德斯日前公布的销售数字显示,今年1至2月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球售出159700辆。梅赛德斯-奔驰品牌1至2月亚太地区售出20200辆,同比增长11%。中国内地销售势头依然强劲,同比激增67%。其中S级在中国市场售出2230辆,同比增幅高达110%。中国已经是奔驰S级轿车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同样奥迪品牌今年前两个月销量增长尤为显著,奥迪品牌2月份全球销量超过6900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中国市场表现抢眼,奥迪品牌在中国地区(不包括香港)的汽车销量首次同时超过英国和美国市场,成为奥迪全球第一大海外市场。
宝马虽然没有公布今年的销售数字,但是其2006年近50%的增长率,已经使中国市场成为宝马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不仅如此,中国内地还连续两年成为宝马7系豪华轿车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同样在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搏杀的凯迪拉克、雷克萨斯、VOLVO等众多品牌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有专业人士乐观预测:未来5年里,豪华车占整个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将达到10%。
需求旺盛导致进口车价格坚挺
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的研究报告,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而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5亿人,目前有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该群体的年收入为24万元,存款为30万到50万元。专家分析,市场需求旺盛确实是促使高档进口车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去年开始,进口车市场开始出现大幅调整,一些低端的进口车由于缺乏个性开始出现下滑,而一些大排量的高档进口车销量反而一路飙升,特别是超豪华品牌的销售出现了空前销售规模。比如2006年,宾利中国的销售连续第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在整个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共交车174辆,其中在中国内地市场交车127辆,与2005年相比增长接近100%。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说,2007年,在国产车价格再次松动的市场环境下,进口汽车的价格反而开始出现上涨。中高端进口车如奔驰、宝马、保时捷、雷克萨斯、大众途锐等,以及个性化车型如大众甲壳虫、克莱斯勒PT漫步者等价格非常稳定,有的新款车目前甚至还出现了加价的现象。
很多市场人士反映,目前进口数量开始锐减,进口车价格上涨是理所当然的。根据海关统计,2007年1月,几大口岸进口车数量开始出现下滑,其中广东口岸进口汽车1564辆,比去年同期下降50.3%。
进口高档车供货出现问题了吗
回顾2005年以前的进口车市场,消费者购买的每一辆进口车,不仅担负30%以上的关税,而且要承担进口许可证额外的成本———最高时一辆车高达10万元。2005年,政府取消配额,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登记,关税也逐年出现下滑,到2006年7月,进口车的相关政策已逐步到位。按说,进口车的供货和价格应该越来越有利于消费者,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市场状况和2006年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有很大的关系。该人士解释说,该办法实施以前,进口车市场几乎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像大连、天津这两个海关保税区内,几乎到处是各类进口车的贸易公司,可能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在几天内调动的资金以亿计,进口车价格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波动非常大。 2005年年底开始,很多没有获得品牌经销资格的企业开始陆续退出,而各大跨国品牌企业按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整合自己的销售渠道,开始在国内指定或者成立总经销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整合了进口车和国产车销售网络,进行了销售区域的优化调整;奔驰、宝马、VOLVO、雷克萨斯、路虎实施总代理制,强化了渠道建设。通过整合,各跨国品牌企业基本主导了进口车的销售渠道和定价权利,进口车供货开始按照企业的计划(3至7个月的订货周期)进行。
由于取消保税后经营进口车成本剧增,一些跨国品牌企业布网缓慢,市场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供货不足,面对市场的需求增长,企业对供货的解释是,供货周期太长,消费者需要耐心等待。
高档进口车价格为何居高不下
进口车渠道规范是否带来价格的实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2005年开始,进口车价格只是随着关税的数次降低而降低,而后价格又以汇率或者其他原因开始拉升。总体看来,随着需求的增长,进口车的价格仍然处于上涨的趋势。
根据本报2006年初进行的一项针对北美市场和国内市场进口车价格的比较调查表明,相同配置车型的价格,中国市场要比北美市场高大约8万至30万元,如果考虑车价中55%左右的综合税率,价格相差将更大。在被调查的近30款车型中,雷克萨斯的个别车型以8万元的价差在所有调查的车型中价差最小,而一些高档的进口车的价差最高达到30多万元。虽然这种比较两地车型的价格由于车型配置稍有差异,比较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但是随后也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
在所有比较的车型中,价差比较明显的是大排量的SUV。即使出现2006年开始实施大排量消费税这样的政策,进口SUV市场需求仍然属于增长最快的进口车类型。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即使利用大排量税政策调控,也很难遏制目前这种市场需求,SUV已经成为高档进口车中的奢侈品,利润当然也非常可观。
进口车利润大部分进外国车商腰包
目前,一些品牌总代理商把自己定位为“根据市场形势及时、有效地调整销售目标和到货节奏,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保持价格相对平稳”。这些跨国汽车公司通过《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获得总经销商的授权以后,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加大控制力度,在货源、渠道、价格上逐步主导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按照目前各大品牌每年和将来预期的进口量,这些跨国汽车企业进口的汽车的利润是可以预计的。按照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人士的说法,目前各品牌车型到岸价格是公开的,而按照目前市场上进口车的价格和每年的进口数量计算,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取的利润也相当可观。
不仅如此,跨国汽车企业从成本上也开始实施控制,如实施并网销售,利用或借助国产车已建好的网络渠道销售,及时有效调整销售目标和到货节奏,实施对销售网络的控制。根据到岸价格和最终的市场价格粗略计算,一些比较强势的品牌,每年进口车的毛利润超过10亿元,有的甚至达到15亿元,这一利润不包括外方企业本身的利润,这样的利润和一些国产车企业每年利润相比,不免让人“惊叹”。
按照目前总经销商的进口车流程,任何一家并入进口销售网的渠道经销商,都需要提前预付3至6个月预付款给总经销商,而近百家店每家近千万元的预付款已经可以让跨国汽车企业指定总经销商单独运作其进口车业务。和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相比,进口车业务仍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业务领域”。
一些专业人士作出判断:今后,中国进口车市场将完全是由跨国汽车企业主导的市场。(何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