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最大的市场将出现最大的车展。预计2015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那时北京车展将是什么样?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历经18年磨炼,第十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北京车展”)迎来了它的盛大“成人礼”——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家企业踊跃参展,890辆展车闪亮登场,7款国际品牌新车全球首发……在规模、档次、国际化程度、媒体关注度上,本届车展都创造了北京车展的历史之最。
这10届北京车展,笔者都曾亲赴现场参观,其中的变化可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从没有记者问津到上万记者、从场馆内门庭冷落到摩肩接踵、从没有车模到车模选秀、从专业人士的聚会到普通大众的消费节日、从国内性质的展览到真正跃升为国际级别展览……这一切都是中国汽车工业与汽车消费市场成长历程的生动写照。
从冷清到喧嚣
1990年,第一届北京车展在当时尚未完工的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叫做“北京国际汽车及工艺装备展览会”,这也是全国首次举办大规模汽车展览。一共只有200多辆展车。那时国内汽车品牌少,产量也少,年产刚超过50万辆,大街上常见的也只有桑塔纳、标致、奥迪、夏利几种车,但这200多辆展车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
1992年第二届北京车展,名字悄然改成了“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但依然相当冷清。没有模特,没有新闻发布会,参观者是为少数业内人士。
但1994年第三届北京车展却盛况空前,全球著名汽车厂商都聚集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高峰时一天的观众达到10万人次——因为1994年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年,首届中国家用轿车研讨会召开,国内媒体每天都充斥着“普通家庭何时能圆轿车梦”、“要不要家庭轿车”的激烈辩论。当时,国家刚刚出台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国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也在紧张进行。
到了第五届北京车展,主办单位首次设立了新闻及专业人士参观日并推出了展览会吉祥物,中央电视台也首次在黄金时间现场直播展会盛况,从此,新闻发布会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采访北京车展的记者已经上万。毫无疑问,媒体号召力的扩大,必将大大带动普通人对汽车的兴趣。
从行家到大众
最初的几届车展,前去参观的都是汽车行业专家。车展上厂商发的宣传册还是平日难得的研究资料。但现在,车展越发像一个面向不同阶层的消费节日。虽然1994年看车展的人也不少,但当时,很少有观展者是抱着买车的心态去看车的。从那之后,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壮大,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消费者的买车心态已经从“没钱买车”到“有钱买不到车”,从“有钱买到车”到“买到想买的车”。今天,“买到适合的车”成了消费者的普遍心理,看车展的人更“内行”了。
当然,现在车展的娱乐性也很强。车模、文艺表演、互动游戏的设计让观众即使只看热闹,也会流连忘返。
记得1998年第五届车展首次引入车模,还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轰动。当时引入车模的全是外国企业,车模也都是“洋模特”,一些小伙子争相与金发女郎合影,引来阵阵欢呼。但看看现在的北京车展,几乎“无车不模”,许多企业还发展出自己的专属模特,大学生、硕士生们争相参加选秀。难怪有人感叹:是看车,还是看美女?
从中国到世界
北京车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国外品牌的汽车能够借此进入中国,中国汽车也可以借这个平台向全球消费者展示风采。
2006年,5个国际参展集团都把北京车展列为A级展览。也就是说,在他们心目中,北京车展的重要性不亚于北美、法兰克福、日内瓦、东京和巴黎车展这世界五大车展。很多汽车集团都带着“看家宝贝”参展,可谓“看市场下菜碟”,是真的希望观展的消费者买账。
车展还大大推动了国内汽车的出口。奇瑞汽车的出口就是从北京车展开始的。几年前,一个伊朗人在北京车展上看到奇瑞汽车后,一直追踪到芜湖,将奇瑞的产品带到国外。2007年中国出口的汽车数量超过60万辆,同比增长80%左右。
这种势头令世界汽车工业感到紧张。欧美国家也十分关心中国车走向世界的话题。一个丹麦电视台的记者曾问笔者,一旦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上大量出现,将对欧洲汽车工业产生什么影响?
有人将北京车展称之为世界第六大车展。其实平心而论,北京车展与世界五个大A级车展的差距还不小,那就是国际化程度远远不够。但现在看来,北京车展的潜力非常大,道理很简单:最大的市场将出现最大的车展。
从根本上说,中国“车展热”是汽车市场发展带动的。中国的汽车产量从1955年的61辆到1978年的14.9万辆,用了23年;而14年后的1992年,产量便就突破百万;8年后的2000年,汽车产量超过200万;去年,中国汽车产量已达888万辆,位居世界第三,销量世界第二。预计2015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那时北京车展将是什么样?(贾新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