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据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12月31日报道,专家从1999年开始研发这款面向大众的飞行汽车,2006年推出概念车,样车现已在荷兰问世,不久后将开始批量生产。这款飞行汽车,在陆地上就像一辆三轮机动车,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在空中就像007系列电影《雷霆谷》里肖恩·康纳利驾驶的小型旋翼飞机,最高时速可达190公里。
守住底线
未来的警察肯定特忙。
对于目前基本还在二维平面空间活动的小偷小摸就已经够让警察们头疼了,未来再发展到空中,追捕行动将变得艰难——开个玩笑。
不过,飞行汽车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有科学家预言,未来十年之内,将有25%的人开上飞行汽车。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并不是难事,连杂交水稻都研究出来了,将汽车和飞机这两个机械玩意儿Crossover一下并不困难。不过,涉及到的社会道德问题,却不是那么好解决。
试想,你正在屋里睡觉,突然一睁眼发现窗外悬着一辆飞行汽车,会不会吓一大跳?再想想,那些正苦于没练成飞檐走壁功夫的神偷大盗们,因为有了飞行汽车,随便就破窗而入,洗劫一空,多么可怕。又或者,人家也不是故意闯入你家的,只不过是因为飞行技术不好,一不小心撞进了你家厨房,打碎一堆锅碗瓢盆……
难不成,咱们以后就只能跟住窑洞似的,都用水泥糊窗,再用个铁网罩起来,终日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屋子里?
所以,即便是明天满世界的汽车都变身成了飞行汽车,也未必能马上上天入地。
首先,得规范了空中的交通,是不是要分层行驶,是不是要在空中规划“马路”,建立“收费站”,划定“区域界线”;其次,如何保证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如何避免“偷窥狂”,如何避免“马路杀手”……这些都不是技术层面可以解决的,而是要通过改造人而实现。
不过,我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都还无法净化到上帝的程度,没有偷窥欲、占有欲、破坏欲,能如机器一般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再说了,这还叫人吗?
所以,社会进步有时候是可怕的,让我们看到自己更多的可怕之处: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攻克技术难题,而是防守人类自己的道德底线。(陈鑫欣)
想飞?没那么容易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
一直以来,会飞的汽车一直是美国好莱坞科技大片中的经典工具,但这一未来工具即将成为现实。据报道,面向大众的飞行汽车样车现已在荷兰问世,不久后将开始批量生产。
笔者看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兴奋不已。要知道,这款汽车不是概念车,而是即将量产的车型,与消费者的见面已经为期不远了。这项技术的成功意义不亚于电动车或氢燃料车,因为会飞的车解决的是车辆空间问题,而电动车等针对的是燃料能源。这两个问题的成功毫无疑问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在堵车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会飞的汽车将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但高兴之余,还是冷静地思考,大家都知道,一项好的技术要在现实中加以应用,首先是可靠性,再就是技术的使用成本。事实上,技术并不是难度,就像国内汽车界的一位牛人所称的“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壳吗?”但要做出技术先进又要价格适中的产品,难!厂家并没有标明这个据说是会飞的车的价格,只是说跟“豪华轿车差不多”,在中国,豪华轿车的尺度有很多,可以说在100万元以上,我想现实中,愿意花100万元购买一辆会飞的小车(类似摩托车)的人还不多,要是我有那么多钱,起码不会去买这种小玩意!
即使有那么多钱购买这种汽车,还要有飞行执照!要知道,在中国买得起这种车辆的消费者估计年纪偏大(不然谁有那么多闲钱),但这种飞行执照对上了年纪的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据说,一位民航飞行员的培训费以百万元来计算。
就是不考虑费用(有人就喜欢花那么多钱体验新鲜),但该怎么飞?飞起来后又该怎么办呢?报道称,该车起飞只需50米的距离,而降落所需的空间更少,要求不高,但在现实堵车的情况下,不要说是50米的距离,就是5米的空间都没有,怎么起飞呢?
会飞的汽车主要解决地面塞车的问题,但所有汽车都飞起来会不会也同样造成空中塞车的情况呢?要知道,全国仅1000多辆的民航班机就造成了空中“塞机”,相关部门于去年11月22日开始,飞机的巡航高度层由7个增加到13个,以解决“塞机”难题。虽然一辆车的占地空间要远远小于飞机,但要知道目前中国汽车的年销售规模已经在1000万辆级别了。
另外,飞行汽车的起飞、降落平台该怎么建,由谁来建?正如社会有识人士所担心的那样:鉴于“9·11”的示范效应(本来很安全的飞机,都被恐怖分子当成工具,制造了9·11惨剧),如何保证飞行汽车这种新交通工具,不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当威力巨大的“武器”?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写的“想要飞却怎样也飞不高 ”,会飞行的汽车要飞起来真的没那么容易,但有总比没有的好,就像现在已经渐入佳境的混合动力车一样,起步阶段也是举步维艰。 (王灿彬)
敢想敢为
元旦回了一次老家,叔叔拉着我拉家常,知道我做汽车记者时,问道,现在最好的汽车是不是跑着跑着就能飞起来了?我笑了笑说,想想可以,这种汽车只存在于未来,现在还没有。结果,一回到广州,就看到“荷兰将量产会飞的汽车”的报道。这种空陆两用汽车,不再是概念车,也不是电影道具,而是实实在在已经进入批量生产,可以飞起来的汽车,碰到堵车时,可摇身一变成为小型直升机,从拥堵路面升空后快速到达目的地。看完这则报道,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听起来有点可笑,或许,未来社会的交通将会是“漫天飞舞”汽车也说不定,只是这种情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太过遥远,也太过陌生,连想都不敢想,所以很佩服这家荷兰公司的勇气,不仅敢想,而且敢为!
推动社会进步的永远只是少数人,火车刚投入使用时,时速只有24千米每小时,还不如一辆马车;第一台计算机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量超过174千瓦每小时,远谈不上实用;当丰田在研究混合动力时,全世界都在笑它……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人们习惯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报以怀疑或者嘲笑的态度,会挑剔出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当发现这颗小“树苗”已经长成“苍天大树”时,才发现无知的却是自己。
或许这种民用空陆两用汽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急需解决,比如空中安全,飞行驾照如何考取,飞行路线如何规划等一系列问题,但必须承认,它的出现可谓是“历史性的一步”。如果这种全新交通工具大批量生产和成本控制成为现实,将会彻底改变现有的交通体系:地铁可以不用修了,高架环路也不用建了,飞机也不用保留那么多了,1200米以下高度的空域均可用来作为交通线路,每辆空陆两用车加上机翼高度最多3米,可以划分出多少线路,想想都让人兴奋。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学校的赛艇队每年会举行一个比赛,每次蓝队都赢红队3秒以上。红队队长去学习,发现对方用的是新型船桨,一年后,差距缩小到2秒;红队队长再去学习,发现对方有个口号员,统一所有队员动作,一年后差距缩小到1秒;再去学习,发现对方有激励机制,赢了有奖金,再过一年,红队仍是输了0.5秒。这时有人告诉红队队长,这么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学的是别人淘汰的东西,永远只会是输家,红队队长恍然大悟,痛定思痛,研究新的锻炼方法,一年后,红队终于以0.5秒的优势胜出。
后发有后发的优势,后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能够成就怎样的高度,还要加上自己本身的高度,爱迪生“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这句名言大家都知道,其实他老人家后面还有一句,“但1%的灵感比前面99%的汗水还重要”。现在汽车行业,光有99%的勤奋还是远远不够,更需要的是另外1%的“灵感”和“敢想敢为”的精神,就像这家荷兰公司一样,如果这种空陆两用汽车真的成功,那么它将是新行业的制定者,能有怎样的主动权和利润,看看当今的微软就知道了。 (周伟力)
当梦想照进现实
曾经有无数次在马路上遇到塞车的时候,幻想所乘坐的汽车能如同变形金刚一样,突然长出两条腿或者一对翅膀,潇洒地从拥堵的车流中脱困。想不到最近的一则新闻,让我这个“幻想”有可能成为现实。一款不仅可在普通公路上行驶,还能在城市上空穿梭往来的两用飞行汽车,在被誉为世界上最宽容和前卫的国家——荷兰问世,据说此车已计划量产,60个停机坪也在着手建设以满足需求。
看到这则新闻,对于这样一款看似可躲避堵车的汽车产品,首先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居然不是兴奋。这款飞行汽车肯定不是拥有普通驾照的就可以驾驶;它肯定售价不菲;它在使用时该走什么“车道”,相信会让有关部门费一番心思去研究;它的上路合法性,需要制定相关法规去监控;它的驾驶安全性有待技术和时间的考证;为了它,要增加“特别停车位”,这个在用地有限的发达城市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其产品可靠度、实用度、推广的难度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不得不让人面对残酷的事实。
自行车年代,人们希望有快捷的代步工具,于是汽车出现;有了汽车的年代,飞机也随即出现让遥远的两地距离大幅度缩短。然而经常做“空中飞人”的朋友想必对“空中管制”这个词并不陌生。地上塞车,空中也同样在“塞车”。这些年,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的交通体系从地上到天上都产生了爆炸式的增长,交通拥堵成为人类所需面对的最头痛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人们为此绞尽脑汁,包括这种曾经在幻想中才存在的“飞行汽车”的诞生。前一阵子,听闻我国相关部门为舒缓空中交通,有意向在今年拟增加飞机航道,拉阔飞机可飞行的区域范围,缩短每个航道的间隙,这意味着以后在我们头顶上穿梭飞行的飞机将越来越密集。联想到这个,突然对飞行汽车也不抱太多期望。当我也能开上一辆飞行汽车的同时,别人自然也能开上一辆甚至更多辆。在未来的新闻报道里,也许将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上空的拥堵主题。
虽然有专家预测,将来的个人交通工具,一定会沿着飞行汽车的方向发展。但是,有限的空间资源,人口的膨胀,使得现在飞行汽车的发展问题不是技术上的,而需要更多从经济和安全上考虑。有人笑言,想开上一辆飞行汽车,再等100年吧!当梦想照进现实,我却痛苦地发现可能在本人的有生之年,估计也无法享受这种飞行汽车所能带来的“便利”。不是悲观,我只是单纯地认为,飞行汽车更多地只能算是一种满足幻想的成果,而非社会实用性产品。它只是一个人类在解决交通问题过程中,所衍生的研究性产品(说白了,可能是一块踏脚石),而非最有效的解决产品。 (邓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