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这个在国内汽车界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却屡屡成为国际汽车界关注的对象,但是关注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抄袭”和“侵权”。先是在9月份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双环的德国经销商展出了双环CEO遭宝马的起诉,宝马认为CEO抄袭了宝马X5的外观,侵犯了其知识产权,近日又爆出双环小贵族在意大利被戴姆勒起诉而无法在博罗尼亚车展上展出的新闻。双环几次因和宝马、奔驰这样的大品牌扯上干系而获得了一点名声,但这些名声却都是负面的,不能不让人对之扼腕叹息。
和大多数自主品牌一样,双环作为一个后来者也是靠模仿起家。双环推出的第一款车型来宝在外形上就是明显模仿本田CR-V,在名称上也故意与一汽大众宝来混淆,结果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给双环在汽车界赚下第一桶金。然而可怕的是,双环在吃到模仿的甜头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后来推出的CEO简直就是宝马X5的翻版,而最新的小贵族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汽车界的真贵族———奔驰的SMART。双环在模仿甚至抄袭的路上越走越远,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这就有些令人担忧了。
本来,对于汽车这样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风险巨大的行业,后来者选择模仿成熟车型的做法已成为一个惯例,像日本的丰田、韩国的现代等今天的汽车巨头,当初在起步时都模仿了德国和美国的先进企业的车型,我国自主品牌的劲旅奇瑞、吉利在起步时也模仿了捷达、夏利等车型,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模仿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最终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而不是把模仿当成掩盖抄袭的幌子和拒绝长大的借口。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在全球蔚然成风的今天,无代价的模仿已经不合时宜,过去走过的老路今天已经越来越难走通。这时候,一味靠指责跨国公司打压自主品牌来换取廉价的同情已经没有意义,消费者对于那些徒有名车外观而在品质上却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克隆车型也越来越没有兴趣。
双环与其在模仿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莫如从现在开始,按照正常的商业渠道,与国外的设计开发公司合作,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车型。这样做虽然要增加很大的经济成本,但是与现在损失巨大的道义成本与法律成本相比,显然是更划算,也更能长久的一种做法。(杨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