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已经正式实施。10月27日,通用CEO瓦格纳专程来华,宣布在华投资2.55亿美元,建两个新能源研究中心,而东风本田也确认将在几年内引入混合动力车。与此同时,国内不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在试水新能源车。一时间,新能源汽车这个以前还停留在概念上的新技术代名词似乎已经向中国人大踏步走了过来。
众多企业瞄准新能源车
10月29日,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宣布:通用汽车将在中国启动一项应对能源环境挑战的长期规划,并于明年在中国市场推出通用品牌第一款混合动力车,上海通用将国产该车型。泛亚汽车高层透露,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将会是轿车,并在现有的国产品牌中推出,价格不会太高。
而与瓦格纳同行来华的还有包括最新燃料电池车雪佛兰Equinox、土星AuraGreenLine单模混合动力车以及乙醇和汽车混合的Saab9-3生态动能车在内的6款节能环保概念车。通用在中国的举措似乎是在为几天后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的实施做最好的注解。
不仅是通用,东风本田也已经宣布将于2010年之前在中国投产混合动力轿车。而更多的汽车企业已经在忙于展出自己的新燃料车。其中,一汽轿车在近期展出了一款奔腾的油电混合轿车,并确定最迟在2009年批量上市销售。在第五届北京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上,东风汽车推出了一款日产蓝鸟车型平台上研制的油电混合动力轿车。此外,长安混合动力汽车的雏形也已经亮相,节能率达16%到20%,并将在2008年具备量产能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F6双模电动汽车也将于2008年正式上市。
新能源投资准入15道门槛
国内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指出,在顺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应该鼓励企业在多种新能源途径上去探索。他同时提醒。新近出台的《规则》提高了新能源车的准入门槛,对于部分已经参与新能源车研发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不寻找强有力的整车厂“联姻”,就很难取得项目“准生证”。
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获悉,新发布的《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车概念: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与此同时,《规则》对企业上马新能源车项目设定了15道“准生”门槛,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项是,企业需要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
此外,企业即便取得了新能源准入资格,仍需在商业化阶段接受主管部门监管。根据《规则》规定,新能源汽车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技术阶段。起步期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在批准的区域、范围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发展期产品允许进行批量生产,但也只能在批准的区域、期限和条件下销售、使用;成熟期产品则与常规汽车相同,在销售、使用上也与常规车辆相同。
替代性技术需要时间验证
“近十年时间,数十亿元投入,加上国外企业的成熟经验,如果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会只是目前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或许这就是国家制定《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的主要原因,但即使新能源得到逐步推广,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它的成功,并且最重要的是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
在欧洲,先进的柴油汽车已经在逐步替代汽油发动机的市场,而对于这种价格比汽油低、排放污染物比汽油少的柴油汽车来说,进入中国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在美国,购买油电混合车将能够享受税额减免,消费者购买每辆油电混合车最高可享受4000美元的减免额,这对于很多买车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而从现在得到的资料看,新能源车在我国得到的政策支持还不够完善,即使是对于小排量车的减税政策在近几年也被废除。
通用汽车公司管理人员也承认,替代性技术在近期内可能只会吸引高端用户,而不是第一次购买轿车的数百万中国中产阶层,因为价格仍然是影响中国汽车消费者买车的第一要素,因此,成本问题是公司面临的一个挑战。事实上,丰田汽车带到中国的第一款普瑞斯混合动力车正是因为过高的价格无法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