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燃油税开征,那么平时开车上下班的人会不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最好不要,想起北京著名的大300,我曾经活生生地被挤在车里愣是下不了车,人再多,恐怕连车顶上都要坐人了。
燃油税出台,到底需要择什么机?
最近权威专家透露的“燃油税最迟将可能在明年3月实施”的消息,再度证明了一个规律:老百姓作为政策实施的主体,也往往是最后知情的人。从1994年开始,关于何时开征燃油税就提上了政府工作的日程,但一晃13年过去了,有关部门提到燃油税何时实施问题时最常见的一句话仍然是“择机”,这个“机”择的让老百姓倍感无奈,也让有关部门日渐尴尬。
关于燃油税“难产”的原因,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国际油价持续高位盘旋,以及“费改税”后众多部门、行业之间的权益难以协调,这个解释很好理解,那就是除了国际油价高这个比较不靠谱的因素外,还有各个部门之间的权益关系尚没有协调好,因此还不方便实施。
表面上看,这两个理由都是相当的牛逼:油价本身已经很高了,还要再征税,那不是“火上浇油”?“费改税”问题更是涉及到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如何分成、交通部门人员安置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协调好这些权益关系,光几十万交通部门收费人员的安置问题就是个大麻烦。这样算来,有关部门觉悟就是高啊,不服不行,但这个解释却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那就是燃油税作为一项涉及广大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策,制定者的眼光似乎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个别行业、个别部门的权益划分上,在长达十几年的“择机”等待中,作为燃油税政策实施主体的广大老百姓,他们的想法和实际情况,也许才是政策制定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但遗憾的是,在燃油税十几年的“择机”等待中,很少有关于消费者方面的处境和因素呈现出来,在部门和部门之间反反复复的“协调”中,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广大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国际油价高企、部门之间利益难以协调,这些的确增加了燃油税实施的难度,但绝不是燃油税一再需要“择机”而无法实施的“尚方宝剑”,事实上,目前这种坐等国际油价进入下降通道、部门利益协调完毕的前景并不乐观。自打咱们开始等国际油价下降开始,结果国际油价就像坐上了电梯一样给咱们创造出了一堆新高纪录,现在估计没有人还会天真地等着油价降到10年前的水平。而部门和部门之间的纠缠就更是热闹,2000年前后,国家税务总局和交通部曾进行过意向性会谈,国家税务总局答应解决12万路桥收费员工的安置,交通部很快拿出了一份报告,但其中12万却变成了27万,很显然如果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玩下去,“择机”等下去的结果很可能是燃油税出台实施的成本越来越高,“费改税”政策和谐过渡的难度越来越大。
所以,燃油税目前出台困难重重,相关部门需要认真统筹之后“择机”才能出台的理由确实存在,但这些并不能构成燃油税实施十几年来一直需要“择机”等下去的必然局面,打破“择机”这块坚冰的关键,还是看有关部门的屁股最终会挪到哪一边。(贺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