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评述:再论中国汽车业“合资自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记者评述:再论中国汽车业“合资自主”

2010年10月18日 10:5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下个月,上汽通用五菱新的乘用车品牌宝骏就要下线了,将成为国内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第一车”。上汽通用五菱为此邀请部分媒体举行了一次座谈会。相对具体产品,与会媒体似乎对五菱为什么选择搞“自主品牌”更感兴趣。

  “为什么不直接引进一个品牌”、“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自己开发”等一系列问题,让五菱的高层们颇为挠头,因为这是一班实在人,不太会——估计也不太愿意胡诌一大堆民族啊、国家啊之类的高调。

  自从广汽本田第一个宣布要做“自主品牌”开始,“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就一直是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也一直为媒体同行们所津津乐道,有的叫好,有的唱衰,吵得不亦乐乎。

  我的看法很简单,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大家硬是要纠缠一个原本就不清不楚的“自主”的概念,所以才会有那些争论。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搞不搞一个新的品牌,完全看自身和市场的需求。国内市场对低端产品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关键就看企业自身有没有这种需求。有的企业比如像广本,自身产品线很短,搞一个新品牌,以丰富自己的产品系列,是很自然的事情;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自身产品线已经够长,产品系列已经够丰富,而且,现有产品也已经覆盖到足够低端的市场,那么再搞一个新的品牌,也许就不是明智之举。当然,在中国很多事情不能单从市场角度出发,还要考虑政绩,如果本来就是为自主而自主的话,那么外界就更没有争论的必要。

  我为什么要加那么多引号?因为实在不愿意用“自主品牌”这个提法。这种提法是中国特产,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在国外,只有本土品牌、国内品牌,以和进口品牌、外国品牌相对。“自主品牌”的提法要成立,那么起码就应该有一个逻辑前提:有人不让你自主。这个人存在吗?即使存在,也似乎只是我们自己,当初不给奇瑞、吉利发“准生证”的明明不是别人嘛。“自主品牌”这种不合逻辑提法的泛滥,显示出一种矫情、一种自我矮化、一种自信的缺失。

  无论是广本的理念,还是东风日产的启程,以及五菱的宝骏,在我看来,都不过是这些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不一定全来自市场)和能力,做出的一种企业行为,以后,广本除了本田系列,还多了一个理念产品系列,如此而已。什么自主不自主,在多大程度上自主,完全无谓。因为事实上,消费者不会因为你是自主的,而给予什么特别的优待;至于厂家是不是希望借此沾一点政策上的光,因为目前产业政策对所谓的“自主品牌”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优惠,所以,我们也不能凭空臆度。只是,企业都是合资的,人家有一半的股份,品牌怎么就能自主了呢?顶多也只能说是合资双方共有品牌。

  回到五菱宝骏上来,很明显,宝骏的定位是中低端市场,从上汽角度,和荣威、名爵形成补充,从通用角度,对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形成补充,而且五菱这个本土品牌的成功运作经验,以及雪佛兰乐驰这个洋品牌的失败教训,无论哪一点,都支撑五菱自己开发一个新的产品系列,真要去通用那里拿一个现成的车型,通用也没有啊?他们在低端市场本来就缺少基础。那么在通用、上汽强大的整体依托下,整合资源自己开发,的确像是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所说,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媒体不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角度,非要从“为什么选择自主”这种伪概念出发提问,人家又不能不客气,的确是不太好回答。(青主)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