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0年12月20日 星期三

Media999 ad



中新专著>民俗篇>年俗

“女儿节”的习俗



  现在国际上有妇女节,而北京在旧时却有“女儿节”。这个“节”,早在明代就有了。沈榜《宛署杂记》记云:“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能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俗称是日为“女儿节”。

  过“女儿节”时,有几样有趣的习俗。一是“彩绳系臂”,这是自宋代就流传达下来的古老风俗。在《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中都有记载。用红、绿、黄、白、蓝等杂色粗丝线或棉线搓在一起,成为彩色线绳,系在小儿女的手臂上、项颈里,俗语叫做“长命锁”或“索”,而文人叫作“续命缕”。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谓“系出五丝命可续”也。二是“绒花簪头”。彭蕴章《幽州士风吟》诗云:“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即红色绒花作的“小老虎”、“蝙蝠”,红绒上还粘金色“符码”。这些都是哈德(崇文)门外花市做的,从东、西庙会上买来。届期大姑娘、小媳妇簪在乌亮的鬓边,谓之“福儿”,再配上一朵火辣辣的盛开的石榴花,就更显着花枝招展,十分耀眼了。三是“身佩葫芦”。《北京俗曲十二景》云:“五月端阳小孩儿,艾叶灵符插在门前,换衣裳,‘葫芦’钉在身边……。”用硬纸折成指头大小粽子,用棉花球围成筷子头大小的细腰大葫芦、用硬纸剪成很小的蝙蝠……。把这些小玩艺再用五彩绒丝线缠出来,用彩线联成一串。晚近一些年还时兴再缠一个“卫生球”,把这样一串小玩艺,用小布条钉在小儿女的衣服边上,据说可以驱“瘟疫”避“邪风”。端午那天,过午之后,把这些扔掉,谓之“扔灾”。四是用雄黄油在婴儿额上写个大“王”字,再用雄黄油涂小儿耳、鼻等处,《舆地记》所谓“以雄黄涂耳鼻,取避虫毒之义也。”这是很古老的类似近代卫生防疫措施的风俗了。

  仔细一想,“女儿节”也就是“端午节”。所谓“都人重五女儿节”,这是北京特殊的叫法,外地是不这样叫的。端午节是全国甚至远东一些国家也有的。大家都吃粽子、插蒲艾。北京而且还要讲究吃“五毒饼”,这也是外地没有的。但是北京民间从来没有“龙舟竞渡”的风俗。《帝京景物略》就有过“无竞渡俗,亦无竞游耍”的记载。盖在清代中叶之前,端午节还有外出游赏的事,所谓“女儿节、女儿节,耍青去,送青回”。习惯要到天坛“避毒”,天坛墙外走马。金鱼池、草桥、高粱桥等处游人很多,大家在树荫下,席地而坐,饮洒作乐。这种风俗,很象西洋人的郊外野餐,在康熙年间的《大兴县志》还有记载,可惜后来没有了。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