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舞”是春节期间民间的一种花会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表演。“竹马舞”亦名“布马舞”,俗称“跑竹马”、“竹马落子”,早在宋、明间,社火中就有这种舞蹈形式。明代阮大诚编的剧本《双金榜》中,也安排有“跑竹马”舞蹈表演。“竹马舞”在中国许多地区流行,除冀中农村外,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亦有“跑竹马戏”。
早年,笔者曾多闪欣赏“竹马舞”。表演者腰间系着马形道具,分马头与马尾两截,舞时象是骑在马上,马儿忽而徐行、忽而疾驰、跳跃,边歌边舞,颇为壮观。
“竹马舞”与冀中一带的“跑驴舞”大同小异,队伍有“长蛇开阵”、“龙摆尾”、“跑圆场”、“蝶采花”等十余种。传统的“竹马舞”大多化妆为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未、丑各行当齐全。演员手中的道具,或马鞭,或刀枪剑戟,或棍棒,根据人物身份选定。常看到的剧目有《三打祝家庄》、《昭群出塞》、《状元游街》、《杨八姐游春》、《千里送京娘》等等。表演者通过表情、姿态和唱腔,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只舞不唱的称“跑竹马”、“竹马舞”;载歌载舞的称“竹马落子”。元宵节时,夜间表演“竹马舞”,在马头和马肚中安放上腊烛或彩灯,在马脖颈系上五彩串铃,舞起来铃声清脆,灯火辉煌,非常壮观。
一次我路经河北省高阳县,曾欣赏过表现一个小妞驯马的“竹马舞”。四个身着艳丽服饰的小妞骑马“枣红马”上场,时而挽缰漫步,时而纵马奔驰,以健美的舞姿表现少年驯马手的飒爽英姿。突然,一声嘶鸣,一匹骏马狂跃乱跳,惊奔而来。马上的小妞紧勒缰绳;马下的小妞紧追不舍,最后终将烈马制服。这创新了的“竹马舞”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冀中平原和渤海湾一带的农村,“竹马舞”尤为盛行。每逢新春佳节,民间艺人就用竹劈子扎绑成马形骨架,糊上五颜六色的绒布,经过精心设计,制成尾巴、咀巴、耳朵、眼睛均能动作自如的小“布马”,多则几十匹,少则五、六匹,成群结队地随民间花会队伍涌上街头,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