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岁过,乙丑年到,“牛”年话“牛戏”成了应时当令的话题。
戏曲中,有《牛脾山》、《牛头山》、《卧牛山》、《金牛关》等剧目;有牛皋、牛魔王、牛金星等戏曲人物和牛得草、牛桂英等一批艺术家。前不久报载,北京戏剧界隆重纪念的“富连成”社,其创办人为牛子厚。可见“牛”与戏还真有一点缘分哩。
传统剧目中有一出小旦、小丑的“对儿戏”,名《小放牛》。说的是一位村姑,一个牧童,两小无猜,互出题目,一问一答,实则授给观众不少典故知识。昔年筱翠花演村姑,玲珑活泼,“圆场”跑起时,上不晃膀,下不露足,虽疾步如飞,却稳如湖中泛舟一般。对比今日的荷花舞,演员走动时,虽也看不见迈步,但那脚下是靠着一个一米左右的圆形荷叶裙遮挡的,和筱翠花真不能同日而语了。
有趣的是,《小放牛》中一问一答的形式被后世继承下来,人物不变,重制新词。抗战时,“什么人觊觎东三省?哪一天占了北大营?谁在芦沟桥前开了炮?谁在吴淞口外动刀兵?”的歌声,曾激励万千爱国志士奔赴沙场。
《牛郎织女》更是家喻户晓。剧中的金牛星向例由花脸扮演:郝寿臣身驱伟岸,面带忠厚,以“憨”气取胜;裘盛戎则驾风前往时,搬起“朝天蹬”,三起三落,以具有“神”气见长。旧时,卖弄噱头的还搞了“真牛上台”,那牛虽是禽兽,却通人性。在牛郎唱罢“老牛真听话不用呼唤”过后,牛便真奔下场门而去,台下自然是一片彩声。一日那牛犯了牛脾气,纹丝不动,用鞭抽打,也只在原地踏步;待打急了,老牛肝火上升连及肠胃不和,就在台上撒下尿屎来也,前排观众顿作鸟兽散了。
传统剧目中,最富“牛气”的要数《火牛阵》。这是一出老生、小生(还要反串旦角)、花脸、小丑都很吃重的大戏。剧演春秋时期,燕昭王用乐毅为帅,连破齐国70余城。田单据守即墨,征牛无数。他命士卒在牛角上缚以利刃,牛尾处绑上柴草、火药,牛身可画着五彩斑烂,千奇百怪的恐怖图案。待到月黑风高之夜,一声令下,将牛尾巴的易燃易爆物品点燃。刹那是,火光四射,响震田野。牛群受惊,发疯也似地冲向敌营。可怜燕国兵将多被惊吓而死,田单得复齐国。在齐国故都临淄,至今流传着的“火牛阵”的传说和一些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