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采风


 

 

 





  返回主页


“澳门像西施,像茶馆” -- 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韩天衡

  中新社澳门二月二日电 澳门采风:“澳门像西施,像茶馆”--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韩天衡

中新社记者 耿军

由澳门市政厅举办的为期二十四天的“韩天衡书画篆刻展览”已于一月三十一日闭幕。曾先后六次访问过澳门的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先生对澳门有何印象?有何评价?

“我对澳门的认识也是由浅入深。”韩先生对记者回忆说:“我首次访问澳门,是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与程十发大师一起出席由李鹏翥和林近先生主持的书画印刻艺术讲谈会。从事绘画艺术的人,总会注意观察所到之地的环境及特色。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乙旁加水)仔和路环颇有城市山林的味道。所以我多次对人讲,香港犹如色彩斑斓的油画,澳门则是典雅剔透的中国水墨画。” 韩先生说:“随着访问澳门次数的增多,接触澳门艺术家的增多,我对澳门的评价是:澳门像西施,澳门像茶馆。”

何谓“澳门像西施”?韩天衡先生解释:“这是对澳门人的印象。澳门的历史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澳门人形成自己的性格,既有城市人的基本素质,又有更重的人情味,人与人之间不那么隔膜。” 韩先生比喻到:“如果以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作比,则香港更像杨贵妃,其雍华容贵达极致;而澳门更像西施,清、秀、淡,很本色。澳门人与祖国联系得很紧,澳门这座城市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连在一起。中国内地人到澳门,与澳门人容易沟通。”

何谓“澳门像茶馆”?韩天衡先生说:“这是比喻澳门的文化艺术环境,不同的文化和艺术流派在澳门都可以和平相处,相互交流。对文化艺术而言,澳门犹如各种艺术家都喜欢前来就座的茶馆。”

韩先生介绍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澳门扎根很深,中国绘画艺术在此扎根很早。明末清初中国有影响的画家吴历,曾从上海到澳门来工作和学习。这位自成风格的画家对澳门的绘画艺术有影响,而澳门的西方文化对他的艺术气质和观察事物的方法亦有影响。四百年前的澳门临近地区还没有如此份量的画家。所以,澳门拥有更多的中国文化的沉淀。”

韩天衡身怀书法、绘画、篆刻三绝。他的书法师从马公愚、陆维剑;绘画师从谢稚柳、陆俨少;篆刻师从方介堪和方去瘐。一九九七年,他曾应邀到澳门担任艺术双年展的评判。

谈及此,韩先生说:“那次评判工作,使我有机会浏览了澳门的美术力量。澳门地域虽小,但其美术力量是非常可观的。在澳门,中国传统绘画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有中国画的创新尝试和现代派绘画的创作土壤与观众。”

韩天衡总结到:“澳门具有文化艺术发展所需要的融洽、探讨、宽松的氛围,这是具有启示性的。一位有荷兰血统的画家对我说‘澳门是适合艺术发展的天堂’。此言确矣。澳门是新旧俱存的城市,这种多元性、丰富性是澳门的价值所在。”

“澳门像西施,像茶馆”。韩天衡先生这一比喻道出的是:多元而不失本色,相容乃大。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信息部
1999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