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最新报道

相关报道

航天知识

航天人物

人类太空梦想

 


  
 
中国人何时能进入太空?

  自本世纪60年代初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揭开世界载人航天史崭新篇章以来,载人航天一直是20世纪科技史上最慑人心魄的乐章。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我国何时能实现在载人航天方面零的突破,备受世人关注。年初,新华社一则有关我国即将实现载人航天的消息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

  中国人何时也能进入太空?这不仅是我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世界其它国家感兴趣并十分注目的事情。

  中国目前已拥有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运载工具。前苏联和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东方号和水星号的重量分别是约4.73吨和1.8吨;第二代飞船联盟号和双子星座号的重量分别为6.9吨和3.8吨。我国现有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已能把9.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上述俄、美两代载人航天飞船均可被它发射入轨。

  中国研究空间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已有20多年历史。早在1964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就进行了航天生物学、医学试验。当时利用上海机电设计院研制的T—7A生物试验火箭,搭载大白鼠、小白鼠各4只以及12支装果蝇等生命体的试管进行了试验。次年又用二枚同类火箭发射试验。火箭飞行高度达60至70公里,全部生物都安全回收。1966年,又发射了两枚改进的生物试验火箭,这次搭载的是名为小豹和珊珊的两只狗。

1990年10月,我国首次载有高等动物的科学试验卫星在太空运行8天后安全返回地面,搭载的动物有小白鼠和果蝇以及蚕卵、植物种子等生命体。这次飞行已经显示我国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是成功和可靠的。

  中国配合载人航天飞行的生理医学科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坐落在北京海淀区的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在70年代中后期,相继建造了多种实用的模拟载人航天实验设施,其中有欧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载人离心机,最高转速达每秒一圈;还有液压程控多功能转椅、高压氧舱、飞船环境模拟舱、平衡秋千和用于人体冲击实验的有三层楼高的着陆冲击塔等。专家们利用这些地面模拟设备,开展了系统的航天生理医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也已应用在载人航天研究上。

  中国将采用卫星-飞船两用技术来推进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在我国现已成熟的返回式卫星基础上,将可衍生出多用途飞船。载人航天必不可少的许多内容,例如升力再入大气层和落点控制、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测试、轨道飞行交会和对接、高超音速带翼飞行器、灵长类生物模拟人类飞行等,都可通过星船两用技术加以验证。

  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将完成试验性载人航天器及其全部配套技术,首先进行试验性载人飞船的不载人飞行,再进行载人飞行,并争取用试验性载人飞船把我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我国将建立规模适中的载人航天系统,改造和新建与载人航天飞船发展相应的发射回收基地和星地基测控网。

(石水荣)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政治透析 | 经济观察 | 科教文苑 | 社会时尚 | 体育博览 | 娱乐放送 | 军事天地
两岸三地 | 神州掠影 | 华人世界 | 国际了望 |
中新社专稿选介 | 中新社图文专稿 | 中新社新闻图片 | 中新社影视产品 | 中新社经济信息

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所刊稿件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