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路之一:澳门名称从何而来?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一日电 澳门回归路之一:澳门名称从何而来?

中新社记者 盘归

位于珠江口畔的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澳门,葡语为"MACAU"。源由之一是,葡萄牙人初到澳门时,询问当地人,此为何处?当地人以为是问背后的妈阁庙,便答:"妈阁"。从此,葡人便以"妈阁"的译音来称呼澳门。(《澳门缤纷》之"澳门名称的由来") 作者:赵伟 根据澳门最新出土的文物考证,最晚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了中华民族先人的足迹。从秦代开始,澳门划入中国版图。到了元末明初,随着南下移民的增多,澳门半岛北部已出现村落。

从十六世纪上半叶开始,“蚝镜澳”或“澳门”已经成为这一地区最常见的称谓。“蚝镜”一词缘自此地处在江水入海处,盛产“蚝”,即牡蛎;而主要产区南湾、北湾位于澳门半岛西部的东、西两侧,遥遥相对,碧波粼粼,“规圆如镜”,故名“蚝镜”。

明、清两代在提及蚝镜的典籍中,大多将“蚝”字改为“濠”或“壕”。清代第一、第二任澳门同知印光任、张汝霖在其合撰的中国第一部澳门地方志《澳门记略》中释为:澳门“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环。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是称澳焉”。印光任的《濠镜夜月诗》,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月出濠镜开,清光一海天。”“澳门”之名,出处有二。一说澳门半岛有南台、北台(即今日西望洋山,东望洋山),两山相对如门;一说澳门半岛之南有(乙加水)仔岛、路环岛与大、小横琴岛四山分立,成十字形,曰十字门,亦称澳门。迄今所见最早的关于澳门的官方文件是一五六四年(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庞尚鹏之奏稿《陈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安疏》云:“广州南有香山县,地当濒海,由雍麦至蚝镜澳,计一日之程,有山对峙如台,曰南北台,即澳门也。”

除“蚝镜澳”、“澳门”这两个较常见的称谓外,澳门自古以来别名、雅称亦甚多,如“镜海”、“濠江”、“濠镜”、“香山澳”、“南澳”、“莲山”、“莲岛”等等。

“Macau”是早年到达澳门的葡萄牙人对澳门的称呼。关于此,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最初抵达澳门时,发现此地有座神庙,询问当地渔民这是什么地方,渔民答曰“妈阁”,葡人就误以为这就是澳门的名称,便将其音译为“Macau”,一直沿用至今。(完)

最近更新日期:1999年11月02日
© 1999,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转载稿件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