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侨办副主任任启亮:经济特区发展始于侨、成于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国侨办副主任任启亮:经济特区发展始于侨、成于侨

2010年08月31日 1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经济特区发展始于侨、成于侨

  ——专访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任启亮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是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先行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任启亮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感叹说“经济特区发展,始于侨、成于侨”。

  任启亮指出,经济特区都是侨乡,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人才和资金的先试区。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上海时说,中央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为了吸引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前来投资:“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位置考虑,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国外经商的很多。”

  任启亮说,最早进入经济特区投资的都是侨资,四个经济特区最初的外商投资企业也都是侨胞投资设立的。例如,深圳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深圳正大康地有限公司,也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就是由知名华商企业、泰国正大集团投资设立的。

  他指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构成部分,现在常说,侨商投资额占中国外商投资金额的60%,侨商投资企业数占中国外资企业数的70%;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侨商投资额和企业数,是远远高于这个比例的。

  “海外侨胞对经济特区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任启亮称,一是带来资金项目,使海外形成投资中国的热潮;二是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四是开拓了国际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特区经济与世界的接轨。

  任启亮指出,特区的成败不但关系一个城市自身的发展,同时还有窗口、示范区、检验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作用。围绕经济特区建设,侨务系统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一是宣传、介绍特区,推介特区的优惠措施和投资环境;二是在深圳设立示范区,深圳华侨城就是国侨办精心打造的为吸引华侨华人投资,向海外侨胞展示特区发展的一个“特区”,至今仍然是深圳的亮点;三是为特区发展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国侨办第一个招商引资平台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深圳华侨城举办的“大中型企业对外合作洽谈会”,邀请海外侨胞与国内大中型企业交流;四是帮助特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如把珠海高新区作为“国侨办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

  “特区和内地一样,都有权益保护的问题。”任启亮介绍,侨务部门非常注重华侨华人权益保护,既注重为其投资营造宽松的经营发展环境,同时也注重引导提升,为侨资企业产业升级、区位转移提供支持。同时,国侨办还积极扶持侨商组织的发展,截至2010年初,全国由侨办系统主管的侨商组织已达58家。

  谈及特区未来的发展,任启亮表示,当前,随着国内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特区的优势已不像原来那么明显,而发展起点又比较高。因此,在特区新一轮的发展中,侨务部门将重点把人才的引进和智力的支持放在首要位置,利用国侨办密切联系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优势,介绍引进海外人才、智力,为特区建设服务。

  他还介绍说,从工作方式上,国侨办在举办大型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小型化、专业化、精细化,更切合实际、更有效率地为特区发展服务。(完)

参与互动(0)
【编辑:谢萍】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