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在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高端论坛上发言。当日,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在广州开幕。这是世界华人论坛首次从首都北京移师到地方举办。出席本届论坛的海内外代表350人,其中海外代表190人,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25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为新能源、生物医药、金融、食... 中新社发 苏丹 摄
被称为“数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和“数学领域终身成就奖”的沃尔夫奖华人得主丘成桐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培养本土一流研究生比引进海外人才更重要,中国政府要尊重本土优秀学者,更要注重改革当前教育体制中的弊病。
丘成桐一直关注中国教育发展,尤其是数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他发现,“中国的名教授往往以研究为名,不喜欢教导本科生,而本科生也往往在进入名校读书后,自以为是天之骄子,不用再求上进。本科生的先端(注:大学之前)教育没有搞好,过度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这可说是近十年来中国教育一大毛病。”
丘成桐对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表示担忧。很多中国学生不愿意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认为太难或没有实用价值,他认为其实不然,这是他们缺乏理想的表现,缺乏为老百姓、为全人类文明做一番事业的理想。
中国需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但是主要还是应该立足培养本土一流人才。丘成桐说,中国人口多,不乏优秀学者,如数学界著名猜想——庞加莱猜想的破解人之一的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就是相当优秀的本土学者,他的水平比很多从国外引进的学者都要高得多。
然而,中国目前却对本土人才不够重视,同是国际一流学者,但中国教授的待遇却不到引进人才的1/4,丘成桐建议应建立一个公平的评审制度,对本土一流人才给予更多的尊重。
如何在中国培养一流学生?丘成桐认为,一是不能有浮躁的风气,要营造一个以学问为崇高目标的学术中心,这种中心需要有国内外一流名师参与培训。其次,政府应大力改进评审制度,改变论资排辈的学术作风。
同时,派遣优秀本科生出国学习也是另一条快速培养人才的路子,但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机制,让他们出国后有归属感,毕业后选择回国服务。丘成桐建议,不妨给少数杰出的留学生全面的资助,包括生活费和学费,但要求他们在毕业两年后必须回国服务五年。(郑天虹)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丽】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