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后,红色经典翻拍剧《夜幕下的哈尔滨》接棒央视一套黄金档。许多老观众在重温经典的同时发现,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比起老版更显青春靓丽。而不少新观众则津津有味地守在电视机旁,看荧屏上那些经常“出入”偶像剧里的“青春偶像”,演绎他们所不熟悉的老故事。
当“红色经典”遇到“青春偶像”,最终是兼集主旋律剧与偶像剧之大成,还是两边都不搭?
青春偶像频成红色看点
传统红色经典剧选用的演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实力演技派演员,鲜少选用那些荧屏公认的青春偶像型演员。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后者演技不行,多是因为“光鲜时尚”的荧屏形象与红色经典剧中外形大方朴素,甚至经常素面朝天的革命英雄形象有较大距离。
近两年来,这一格局正慢慢发生转变:如一直“出没”于都市言情剧中的许晴成了《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恰同学少年》中的青年毛泽东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中的毛泽东要青春时尚;即便是在抗日战场厮杀的《亮剑》,女主角扮演者童蕾和孙俪都是观众熟悉的海岩剧女主角;《51号兵站》也如出一辙偏向偶像演员。
青春偶像也易弄巧成拙
此次开播的《夜幕下的哈尔滨》,由有“中国第一偶像剧导演”之称的赵宝刚执导,除了延续其作品一贯的唯美风格外,陆毅、周杰、李小冉、许还幻等偶像剧演员在剧中担纲主演。自9月1日开播以来,该剧收视数据表现优于一般的红色翻拍剧,更有观众认为,这些偶像演员也打了一个演技的“翻身仗”。
但并非所有的红色题材剧都能靠偶像这张“王牌”来赚取眼球,有些甚至还会弄巧成拙。比如由热播韩剧《大长今》里的“小长今”赵贞恩和偶像歌手张韶涵客串演出的《烽火孤儿》去年在上视电视剧频道播出时,收视表现就极其一般。有观众表示,这样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电视剧,却充斥了过于浓郁的现代偶像剧风格,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善用巧用青春偶像
青春偶像不是红色经典剧的万能药,但是巧用和善用偶像演员,也不失为提升红色经典剧可看性的一个手段。
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取得过良好收视的红色剧《51号兵站》导演楼健认为,翻拍红色经典的作品得到观众认同的并不多,他一直想找突破口,后来想到观众喜欢偶像演员这一点,就按照这一思路找了主演。但偶像只能是辅助手段,楼健表示:“必须照顾到观众的怀旧情绪,因为这部分观众是红色题材的观众主力军,在不颠覆原作的基础上,把偶像风适当吹进革命题材中去。”
有关专家表示,红色经典凝聚着原作者和几代观众的特殊情感,镌刻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已经积淀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影视剧改编者有责任敬畏这种情感,尊重这种记忆,保护这种财富,但同时他们也拥有贴近同时代表达与审美习惯的改编权利。巧妙利用现代戏中的偶像演员,归根结底要有好故事和用人的真“本事”,否则不但会引发老观众的不适,又会被新锐观众所忽视。(记者 李君娜)
文化视角
短评
也说“混搭”
主旋律“撞上”时尚偶像演员,用流行一点的词来说,就是“混搭”。
借偶像之力来吸引观众眼球,不是什么新鲜事。几年前,韩剧倾倒一干国内观众时,就有许多国内影视人广邀韩星入主国产影视剧,而比起在韩剧里的他们,在国产剧中当“中国人”说“中国话”的韩星们,多少令观众感觉有点别扭。
所以,当时尚偶像大量“跑”到革命题材剧时,也难免让观众在最初有点难以适应。这个时候,就要看导演的功力。好比一个服装设计大师,能把红绿撞色撞成经典;但一个街头小贩,多半只能撞成俗艳了。光有导演功力也还不够,故事底子更重要。就像一道菜,味道好了,再佐以“色香”,当然是锦上添花;但如果味道不好,光靠“色香”来引诱顾客,那么“回头客”是甭想了。
偶像再好,还要靠故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