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一纸限制方言剧的禁令,让方言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将于本月30日重庆卫视开播的电视剧《挪个地方要得不》就不得不出资数十万元,两度对电视剧的配音进行调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剧制片人兼主演赵亮对广电总局的新规定很有异议,他表示:“广电总局规定,在上星卫视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中,方言的比例只能占到30%—40%,但却把东北剧撇开,模糊规定称不能完全使用东北话,可以使用东北的一些口语。”这样的规定对于重庆等南方的方言剧很不公平。
现状
方言也分地域对待 四川话很受伤
代表作《挪个地方要得不》
重庆卫视宣布赵亮、王迅、媛凤主演的城乡统筹轻喜剧《挪个地方要得不》,将采用普通话版本,这让许多观众颇为失望,一些观众致电本报记者:“最喜欢的就是媛凤闹喳喳的感觉,改成普通话,可能就没意思了。”对此,制片人赵亮很无奈,“广电总局的规定在那里,要上卫星就不能全用方言。”
陕北话很郁闷
代表作:《苍天》
近段时间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苍天》,在剧中大量使用陕北话,在得到观众“很有亲切感”的认同之外,也受到了“广电总局的禁令到底是不是一纸空文”的质疑。昨日,记者联系上该剧主演王学圻,面对质疑,王学圻很委屈。
他告诉记者,其实原来版本中的陕北方言比现在多很多,剧中群众所说的话都是陕北方言,但广电总局和央视都不允许播,后来只好重新配音,仅有一些口语使用方言。王学圻也证实了赵亮的说法,方言在剧中比例不能超过30%—40%。
东北话很得意
代表作:《乡村爱情3》
与前面两部剧的遭遇相比,《乡村爱情3》就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剧传出的最新消息是已经锁定央视春节档播出。不但剧中使用东北方言不受限制,而广电总局的另一项“限播电视剧续集”的规定也在该剧中失效。赵本山明确表示:“《乡村爱情3》不会改名。”
潜规则
南方方言敌不过北方方言
赵本山让东北话大行其道为了剧能播,只能多花钱
赵亮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部南方方言的电视剧和东北方言的电视剧竞争在央视一套播出,南方方言的电视剧会明显处于劣势,“也许在央视眼中,东北话的普及程度要比南方方言高,而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吧。”
赵本山让东北话大行其道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片人,则把东北话在央视大行其道的原因归结到赵本山身上,“其实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能在央视播出的东北剧,大多都有赵本山的份,央视播东北话其实是给赵本山面子。”这位制片人的说法未免有一些偏激,不过有一个细节却值得关注,在央视播出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中,自导自演的潘长江,放弃了东北话,改用普通话。
为了剧能播,只能多花钱
为了能让剧上星,赵亮调整了两次配音方案,他寻找到一个妥协的方式,在剧中主要使用普通话,但王迅等人物还是保留四川话,“在规定之内,最大限度上使用方言。”而这让他的投资成本增加了30万元。“能不能不上星,坚持用方言?”赵亮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表示,如果只在地方台播,他根本就收不回成本。
王学圻也同样很无奈,他反问记者:“你想想,本来陕北话说得很亲切,突然要改成对着铁话筒说普通话(后期配音),能有什么好效果。”首席记者 巫天旭
观点
重庆话能不能上央视?广电总局:只能适量用
作为广电总局审片委员,周星对于广电总局的禁令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他介绍,方言禁令的出台,其实是在方言剧泛滥成风的前提下进行了限制。周星认为,既然国家规定了将普通话作为大众推广语言,在央视、卫星台上播出的电视剧,就应该以普通话为基准,但允许在剧中穿插少量的方言来展示地方风情。因此不管是东北话、重庆话都只能适量的使用,广电总局出台的这一禁令并无不妥之处。
事实是,从1980年开始,四川话连续剧能上央视的,只有《傻儿师长》、《山城棒棒军》、《王保长歪传》不多的几部,并且都是在央视一套之外。
重庆导演:改改就能用
而长期拍摄普通话电视剧的重庆导演鄢光宗,则有另外一番解读。他表示,自己曾针对东北话在央视受欢迎,重庆话不受待见的现象进行过研究。他有一个比较深的感受,东北话在观众能听懂的前提下,能够传递出诙谐、幽默。同时,如果说话是“技”的话,东北演员可谓有“技”还有“艺”。而重庆方言则缺乏必要的提炼,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够细腻,同时重庆演员太依托重庆话本身的魅力,而这种语言在脱离了当地的语言背景之后,很难被人接受。“重庆话不是不能用,而是需要改动之后再用。”
方言剧制片人:看菜吃饭
作为方言剧制片人的代表,赵亮希望广电总局不搞“一刀切”。有一些电视剧,用普通话表达会有问题,比如《山城棒棒军》,脱离了特殊语境,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像《挪个地方要得不》这部剧而言,普通话或方言对剧的精彩程度影响并不大,因为该剧的故事性比较强,喜剧的效果是通过剧情来表达,而不是完全依托于语言。“看菜吃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