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你四处奔走,看起来更像是壹基金的形象大使,你会参与管理吗?
李连杰:如果我只是壹基金的形象大使,就没这么多白头发了。我是个创业者,说起来做这件事很豪气,但事情繁琐得令人很难想象,比如前一段时间我们和银行合作推慈善卡,从银行董事局到信用卡部门,中间要开无数的会议。我现在还是个大客户经理,一些海外客户都要我去维护。很多企业家告诉我,企业发展过速就会死亡,但没办法,现在我们必须尽快让它清清楚楚地有一个企业的样子。
《北京》:你从哪里学习管理知识和经营模式?壹基金的运作,有国际上的蓝本吗?
李连杰:对比来说,西方很多基金非常专业,虽然创始人早就不见了,但基金却持续了50年以上的历史,CEO换了很多,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直在;而亚洲文化则比较含蓄,常以家族或企业管理整个慈善产业链,最终造成了不少困局,慈善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原始阶段。壹基金希望采取以西方基金经验为硬件,本地文化为软件的第三种模式,这算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我们要提倡一种新的理念——人类是一家人,我们要照顾好这个地球。
我费了好大力气请来了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的人才,我的管理知识有限,但我身边的智囊却是全球顶级的。我的要求是,员工除了有爱心,还得懂得扩大
产业,也因此团队的压力比一般上市公司大很多,毕竟我们只有28个人,而我们要面对13亿人。这时,我们就要寻找“家人”的帮助和支持。
悟道者李连杰
“物质的多少并不能真正影响一个人的开心指数。奥运会升国旗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放下手边的事情,一起感动得哭,这是精神的力量。”
像李连杰自己说的那样,他的鬓角已经泛白,而且脸上满布沧桑 —— 这位在大银幕上英气勃发的“功夫皇帝”已经45岁。但为慈善奔忙的李连杰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认可。在种种困难和不解面前,支持他的仍然是他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和追问。
《北京》:在壹基金正式运作两年多之后,你对慈善的观点有了怎样的变化?
李连杰:一个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价值观,慈善也是一样。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在达沃斯论坛与一位红衣主教,也是诺贝尔奖的得主探讨全球的慈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21世纪全球不缺少慈善,但是我们缺少一个信念,就是怎么样找到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信念可以跨过文化、跨过语言、跨过宗教,我觉得我找到了这种梦想,我们是人类。
《北京》:很多人把你成立壹基金和你2004年经历的海啸联系起来,那是你思考生命意义的开始吗?
李连杰:海啸是一个开关,如果那时老天真的让我走了也就走了。所以那一天我一直在思考,接下来的生命就是捡回来的,既然捡回来的就要再一次创业。但这种思考我是从1997年就开始的。人一路对名、利、权、情的追求,这是保证自己幸福快乐的基础,它让我们有安全感。但并不是每一个拥有这些的人都能快乐。我的朋友有财富塔顶端的,也有最底端的,我看到人生百态后,发现人们开心与不开心只是量的区别。有人在为几十万元着急,有人在为几十亿元着急,但感受是一样的,物质的多少并不能真正影响一个人的开心指数。但奥运会升国旗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放下手边的事情,一起感动得哭,这是精神的力量。
有一个故事,曾经有个国王,全国家的财富都是他的,他可以无限制地自由恋爱,这样的事情放在你面前,一定会觉得幸福死了,对吗?但他很痛苦,他做了6年苦行僧,悟出了一个让生命快乐的方法,当你把自我的中心消除得越小,就越开心,他叫释迦牟尼。
我并不是想评论宗教,我只是想让大家感受到这种幸福和快乐。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是人吗?有呼吸吗?我们人类并不缺乏手段,只是缺乏共同的信念。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要把它保护好,传给下一代。撰文、编辑/赵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