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马条的《花儿》由叶蓓首唱,在圈内获得好评。前不久在马条发表的个人同名专辑中,收入了由他本人演唱的《花儿》。类似情况会出现在一些创作型歌手中,比如许巍早期的《执着》先由田震首唱;虞洋的《完美的一天》由孙燕姿首唱,以后他们都以自己的演绎收入在各自的个人专辑中。
不同风格演绎新歌越来越少
从音乐传播的角度来看,一首歌曲由不同的人演唱,将会获得更加广泛的流传,传唱的人越多,越有可能成为经典。无论是外文歌曲THE BEATLES 的《YESTERDAY》,还是中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都是被一代又一代歌手以不同的风格演绎而流传至今。这些不同版本的记录,又被人们誉为同曲异韵。在古典音乐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几百年前的作品,通过一代又一代演奏家的演奏,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令人遗憾的是,近些年来在新创作的歌曲中,不同风格演绎的歌曲越来越少,大量新歌的产生只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创作者缺乏真情实感。我国古代乐记中有“音有心生”一说,音乐是发自人内心的感悟,只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才会自然流露,才会具有艺术感染力。当今大量新歌的涌现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其重要原因是缺乏真实的感染力。二是许多作品还停留在模仿阶段,许多歌曲的创作都套用相同的模式。如今在新歌中经常会出现R&B、电子舞曲、英伦摇滚等元素,作品的个性越来越模糊,就像是养殖场集体圈养的“白莱克”鸡,生产周期短,缺乏鲜味和原本的香味。
不少新歌缺乏再演绎价值
尽管在一些新歌的宣传资料中将歌曲的创作过程写得眼花缭乱,但这些歌曲听过以后,再也不想听第二遍,这样的歌曲已缺乏再次演绎的价值。歌曲的快速淘汰也就在所难免了。
听过叶蓓首唱的《花儿》,这次再听马条的演唱,又有不同的感受,《花儿》的价值在于它独特的个性。诚如马条所说,他不懂什么民谣、节奏布鲁斯、FUNK、乡村音乐……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观点,“这个我是真的我”。○黎延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