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邵逸夫的一生:每个横切面都刻满了传奇(图)

2014年01月08日 13:51 来源:晶报 参与互动(0)

邵逸夫年轻时

  昨日早晨6时55分,香港娱乐大亨邵逸夫于家人陪伴下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身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又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他是娱乐圈当之无愧的教父,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他是慈善大家,把捐助当做是一种乐趣。他更是一位传奇人物,无论是事业家庭情感的哪个横切面,都充满传奇色彩。

  打下影视江山,哥哥是引路人

  1907年,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出生于上海一个富有家庭,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邵逸夫从小天资聪颖,邵家上下都将他视为掌上明珠。他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从中学开始,他就经常随几位哥哥出入上海繁华的娱乐场所,尤其痴迷于戏剧与电影,那时他最大的梦想是能在电影行业中大展身手。

  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然而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棣、仁枚、仁楞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身娱乐圈,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四兄弟别号均为大哥所起。1923年,他的几个哥哥在上海成立了“天一电影公司”,摄制的电影很快在上海引起了轰动。两年后,他的三哥邵山客又将天一公司的电影打进新加坡。

  勤奋认真,每天至少看一部电影

  邵逸夫中学毕业后,于1926年追随兄长赴新加坡开拓南洋电影市场,开始涉足电影业。他由职位最卑微的电影放映员做起。由于当时邵氏刚起步,并没有自己的电影发行网络,他只能自己挑着装影片和器材的担子跑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每个角落,到有华人聚集的地方放映。

  至上世纪60年代,邵逸夫的影视王国颇具规模,他的勤勉却不减年少。据说他至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导演张彻在邵的手下工作过,他在书中回忆说:“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他坐的劳斯莱斯是名贵豪华的车,车里有酒吧,他改装成小型办公桌,连途中的时间都不浪费。”

  邵逸夫要求自己成为精通电影的专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他也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他样样内行。

  而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邵逸夫制片亦非常严谨,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据称,邵氏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

  走群众路线,不拍观众不喜欢的电影

  在邵逸夫步入电影业时就认定,搞电影事业必须生产发行结合,方有出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邵氏兄弟实行“每月一院”的办法,在中国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星罗棋布,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上世纪70年代,邵氏影院开始闯入世界影片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戏院,或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国影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进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院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国产片可及时发往世界各地。这不仅娱乐了各国观众,对传播中华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邵氏拍每一部影片,首先考虑的是观众喜欢不喜欢。凡是观众不喜欢的,就坚决不拍。影评家们常常指责邵氏出产的影视作品“媚俗”,缺少艺术价值,产量大、传世少。但仅以商业价值而言,专走小市民路线的“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近二十年,常被斥为盛产肥皂剧的TVB,也能常年坐拥本港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之首。

  为表彰他对影视业的巨大贡献,1974年,英女王给他颁发CBE勋衔;1977年英女皇赐予他爵士衔头;1998年,他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GBM勋衔。

  他的爱情:两个女人陪伴走过的漫漫长路

  第一任太太是恩人女友

  作为娱乐圈的“老大”,邵逸夫身边永远簇拥着无数美女,不过,只有两个美女入了他法眼。他与第一任太太黄美珍相识于新加坡知名富豪余东璇的家中,对电影的共同爱好将两个年轻人的心拉到了一起。然而,当时黄美珍年长他5岁,是余东璇的女友,而余东璇又是帮助邵氏机构成立的大恩人,面对爱情,邵逸夫的内心颇为纠结。

  1929年,邵逸夫决定尝试拍有声电影,他的这个大胆想法立刻得到了黄美珍的认同。在她的支持下,邵逸夫坐轮船到美国考察,不料,途中轮船触礁沉没,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拍有声电影的设备。1932年,邵氏兄弟终于在香港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开创了中国有声电影的新纪元。这部影片让邵逸夫声名鹊起。

  这时,邵逸夫和黄美珍越来越分不开了。终于有一天,邵逸夫鼓起勇气亲自来到余府,坦白地向余东璇倾吐了他和黄美珍相爱的事。没想到余东璇大方地成人之美。1937年,邵逸夫与黄美珍在新加坡举行了一场热烈而隆重的婚礼,余东璇还送去了50万元的大礼向他们表示祝贺。每次一提起余东璇,邵逸夫就热泪盈眶,对这位宽厚仁慈的前辈心怀感激。结婚后,邵逸夫与黄美珍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婚姻,夫妻十分恩爱,两人育有两儿两女。

  90岁时迎娶67岁“六婶”

  和这位结发妻子一直并存的,还有另一个女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方逸华,人称“六婶”。这位奇女子从一介歌女到今时今时权倾一时的电视女王用了近70年。

  当方逸华还是歌手蒙娜的时候,她遇上了邵氏戏院的年轻老板邵逸夫,一曲《花好月圆》让两人相见欢。那年她18岁,他40多岁。在两个女人共存了8年之后,1956年,邵逸夫孤身从新加坡到香港地区主政邵氏——他的妻子儿女没有来,这一行动的本身,也许就意味着一种选择。

  同时,蒙娜亦到了香港,在各大夜总会献唱,甚至在电视台拥有自己的歌唱节目,名声日隆。有档案显示,当时的蒙娜是以邵逸夫“妾室”的身份进入香港。1966年,事件有了质的变化,在她跟了他18年之后,她以文员的身份进入邵氏,从采购部做起,最后做到高层,她是他的左膀右臂,她帮他建立电影帝国,她劝他进入电视行业,他勤力,她比他更勤力,他严厉,她比他更严厉,他不愿出面的事,由她出面,他为人顺和,从不出恶言,所以需要黑脸的事情,都由方小姐出面,他俩一起并肩博杀五十多年,一直分开居住,两个人各有各的居室,只在周日相聚一下,最后,102岁的他将香港无线电视台这个他花费毕生心血创建的、市值164亿港元的电视王国托付给了79岁的她。

  1997年,邵逸夫的妻子去世十年之后,90岁的他和67岁的她终于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她一再澄清“我和老板结婚,不是为了他的钱,因为我们将所有的钱都捐去基金会了”,而他则高声说我要给方小姐幸福。

  子女缘薄,早立遗嘱分配百亿身家

  邵逸夫一生子女缘薄,两子两女自小便交由在新加坡的兄长邵仁枚教养。1981年,有传原本帮父亲打理业务的大儿子邵维铭因为方逸华入主邵氏,逐渐取代邵家子弟的地位,导致他与弟弟邵维钟退出董事局。两子移居新加坡后,父子不相往来二十多年。

  2004年,据邵仁枚的儿子邵维锋说:“香港的生意早有方逸华打理啦!不用维铭去香港。”当时邵维铭在新加坡接受访问时直言:“我不会回香港,为什么要回去?”直至2007年邵逸夫参加颁奖礼,他的两个儿子才终于露面,双方关系开始好转。虽然有记者早前与邵维铭谈起方逸华时,他挤出笑容说:“我和阿方姐,好得很啊!”但后来又改口说:“应该叫‘方小姐’做‘邵太’。”

  2008年,101岁的邵逸夫急于出售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股权。但据称,早在1997年前,邵逸夫就曾立下遗嘱分配其百亿身家。原因很简单,他不希望自己的4个子女日后与他的小太太方逸华争家产、闹家变。据知邵逸夫将名下所有资产套现后,有意成立基金,但尚未确定属慈善性质,还是作信托基金每月支付生活费给子孙。

  长寿秘诀

  1

  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转64圈。

  2

  工作是邵老的重要养生秘诀。他曾说过:只有保持工作才会长寿,他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工作。

  3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他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这有助于保持开朗的心境。

  4

  以前,他炖人参进补,后来改为每天口含一片人参。近年来,他更看重“生命在于运动”。

  5

  “三不做”:赌钱、喝酒、不正常(刺激)的事都不能做。

  6

  在饮食上,邵老可以说是“百无禁忌”,他的饮食量不多,但保持了营养上的平衡。

  7

  宽厚和乐于助人也是邵老高寿的另一个原因。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