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陆毅主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勇做"缺陷男" (图)

2013年09月02日 10:0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1999年的《永不瞑目》让陆毅一炮而红,他饰演的肖童阳光、帅气、单纯、执著,秒杀万千少女。但好角色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它会将一个演员推至事业的巅峰,也会成为其今后很难逾越的高点。肖童之于陆毅就是这样,陆毅也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他曾经想过摆脱,但发现摆脱不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对这个角色抱着感谢的态度,永远放在心里。如今,由陆毅主演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正在北京卫视热播,陆毅首次尝试并不讨喜的,又阴郁、又纠结的男主角黎阳,这个角色很多男演员并不愿意演,但陆毅恰恰认为这反而是一个挑战,于是勇敢“接盘“。

  感谢“完美”肖童

  1999年,陆毅还在上大三,因为《永不瞑目》,观众认识了这个干净养眼的大男孩。此后,陆毅还主演过《女才男貌》、《壮志雄心》以及新版《三国》等,但陆毅还是人们心中永远的肖童。对此,陆毅倒没因为“肖童”而困惑,反而表示出对成名作的感谢。“那确实是一个高点,我自己也承认。在‘肖童’之后,其实我尝试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还有一些是抛弃了自己的外形条件而去演的。‘肖童’给了我一个很高的起点,带给我很多光环,随之而来的也是很大的压力。对于这个光环,曾经有一段时间想要摆脱,但实际上是摆脱不了的。后来想想觉得也不用摆脱了,就当是一种荣誉,放在心里吧。”对于这一过程中的心态转变,陆毅说算不上挣扎,“就是一直想尝试一些别的东西去改变大家对我的看法,或者是去证实自己。近几年大家在荧屏上看到我不是太多,我有一段时间演了好多正剧,比如苏东坡、诸葛亮等,跟以往的角色颠覆比较大。但是正剧不是太受大家关注的热点剧类型,甚至还有一些都没播出。其实,我一直在做新的尝试。”

  而前几年放弃自己“偶像外形”的优势去做的尝试难免有扬短避长之嫌,“像前几年,我历史剧或者说那种厚重的角色接的多一些,像苏东坡、诸葛亮,还有秦始皇,他们就像每个男人小时候都会有的梦想,有一种指点江山的威严和气度。这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我第一次拍生活剧,而且演的是一个不太讨喜的角色,对我而言是一次挑战。黎阳可以说是我演过的内心戏最吃重的一个角色,如果在前几年,我可能不会挑选这样的角色,但是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你会发现自己看待人与事的角度更多元,更包容,更宽和,所以相应挑选的角色也希望能更走心一些。”

  不过,陆毅近两年也重新意识到了这点,感觉耍帅还是最擅长和驾轻就熟的,干吗非要放弃呢?于是拍了《云中歌》、《凤还巢之连城》等。“总之,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是一个很‘多元’的状态,什么类型的角色都想去尝试,也很有创作的激情和欲望,可能是来自于家庭的力量和责任,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

  理解“缺陷”黎阳

  陆毅主演的新戏《假如》正在热播,由其饰演的黎阳并不讨喜,在抛弃初恋攀附高干千金后,背负着门第偏见、道德指责、升职压力、情感愧疚……他阴郁甚至略显冷漠,是一个让女性有点爱不起来的角色。

  陆毅最初也深有同感,“第一次看剧本的时候,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一度也不是特别理解。但其实仔细想想,在那个年代,黎阳的选择和他的境遇是很有代表性的。作为演员就是要把人物合理化,而不是说别人可能不喜欢这个角色,或者说我自己不能理解我就不演了。当你真正走进他的内心,很多东西自然就可以找到答案。他的选择,他的痛苦和矛盾,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并表现出来,观众才能真正接受。”

  陆毅以己度人,虽然他无法感同身受黎阳的世界,但他却吃透了这个角色,“我跟黎阳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种性格。面对程真真那么强势的家人,黎阳一直在忍受,他在这个家里,好像永远背负着枷锁,承担着很大的压力。我当时看剧本的时候就想,以我陆毅的脾气、性格,在这个家可能是一天都待不下去。有时候我都替黎阳着急,尤其是在面对家人的误解和指指点点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想,‘哎呀,如果我在这个时候爆发,把事情跟大家说清楚,是不是就好了呢?’但是,按照黎阳的性格,他是不会解释的,否则他就不是黎阳了,每当这个时候还是挺压抑的。再比如,大家都会责怪黎阳对婚姻的选择,我最开始也不太接受。但是站在黎阳的角度考虑,对他而言,他能够想到自己与曾小娅如果在一起,以后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但那种生活恰恰是黎阳一直想要摆脱的。在这个时候,程真真给他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永远带给黎阳惊喜和新鲜,黎阳几乎是在一种蒙了的状态下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不是那么深思熟虑,饱含心机的,而是一种有些盲目的选择,也有着寒门子弟的无奈。大家不能以一种简单的道德批判来看待,要看到他背后的盲目与挣扎。”

  晨报记者 冯遐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