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贤:希望《激战》带给观众光明的东西多一些
《激战》剧照
林超贤(右二)观看回放
《激战》剧照
《激战》剧照
在很多观众眼中,林超贤堪称“新一代香港警匪片”的代言人,他曾执导过《野兽刑警》、《江湖告急》这样被影迷奉为经典的电影,也在近些年港产片风光不再时,依然拍出《证人》、《线人》、《逆战》这样保持高水准的港产警匪片,更捧出了“影帝”张家辉。然而正在热映的林超贤新片《激战》不仅一改过往的血腥暴力,将视角锁定在MMA (Mixed Martial Arts,通常译为综合格斗),还以温情和励志来打动观众。近日接受渤海早报记者专访时,林超贤表示,希望《激战》带给观众“光明的东西多一些,生活的东西浓一些”。
偏爱“暗黑”风格警匪片
由片场杂工、导演助理做起的林超贤,上世纪80年代起担任陈嘉上的副导演,两人一同制作了《霹雳火》、《飞虎》、《飞虎雄心》等当时大热的警匪片。1998年,林超贤与陈嘉上联合执导了极具颠覆性的警匪片《野兽刑警》。凭借这部轰动一时的电影,师徒二人一举夺得次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上世纪90年代末,林超贤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一直专注于警匪片领域。和很多同行一样,林超贤经历了香港电影近30年来的起伏。从独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G4特工》到2004年的作品《冲锋陷阵》开始在内地大规模公映,加入“北上”大军的林超贤也曾有过茫然,不知如何迎合内地市场。而2008年的《证人》是他电影生涯的一个转折点,该片不仅票房不俗,而且在内地、香港、台湾都收获好评,这部作品也标志着林超贤开始形成自己的电影风格。很多人说,林超贤的电影都是阳刚味十足的男人大戏,他电影中的人物一出场往往都经历过极端挫败的人生,在不断的冲突与磨合中开始恢复并走出阴影,从《证人》到《火龙对决》、再到《线人》,以及《逆战》莫不如此。之所以一直偏爱“暗黑”风格的警匪片,林超贤解释说:“这其实是我的一种人生观吧。我觉得世界是残酷的,我们生存在一个很残酷的世界里,我们去冲,就会碰到残酷。每一个人都在残酷里洗礼,洗礼完以后才能走到人生新的境界。”
等待五年终于成真
2012年,林超贤为观众献上了电影《逆战》。该片耗资近2亿港元,取景马来西亚、约旦等地,汇集了谢霆锋和周杰伦两大当红男星。片中飞机坦克齐出,连环爆炸,枪战追逐不断,成为近年来林超贤警匪动作片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曾被他寄予厚望。但过于强调场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故事情节,导致《逆战》在内地的票房收入仅1.2亿元。林超贤也坦言这部片他发挥不好,因此拍完《逆战》之后,他开始对是否继续拍警匪片有了自己的顾虑,“这种类型的电影已经到了很艰难的地方,应该换一下类型了。我曾问自己,除了警匪片我还能拍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警匪片,我是时候要走另一条路了。”
而林超贤新的尝试就是拍摄电影《激战》,为了这个尝试他等了五年时间。片中所展现的MMA,即使在香港也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运动。热爱拳击的林超贤,为什么选择MMA作为自己新片的题材?林超贤说,MMA综合格斗与普通的擂台拳击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擂台是打下去就叫停,但MMA不一样,有笼子,把你打到边上的时候还会不停打。你没有还击的能力的时候,没有叫停,还会不停地打,只有你投降时,裁判才会叫停。”
正是MMA比赛具有的那种“除非自己认输,否则比赛绝对不会停”的残酷性,让林超贤发现这正与人生的境遇有着某种契合,“每个人都有一个擂台,你就是在为了自己的这个擂台去拼命。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东西,遇到重击,但你必须在擂台里展示,我觉得这种竞技的方法就是为个人而战。”
拍好的窍门只有一个
林超贤最拿手的是动作戏,而要把动作戏拍好,他说,窍门只有一个,就是“效果不好,不收工”。对于拍惯枪战爆破等大场面戏的林超贤来说,《激战》的动作场面小,但复杂,“以前拍枪战戏时候,外来的压力很大,在街上拍的时候,很多问题要解决,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这些问题。拍《激战》就不一样了,我可以很享受,很细致跟演员去演这场戏。”
结果,拍到后来终于有工作人员忍不住“抱怨”,拍《激战》其实一点都没有变轻松。原来在拍摄《激战》之初,林超贤曾向工作人员表示,这部戏拍起来肯定比之前的《逆战》轻松。但没想到拍摄一开始,林超贤“片场不睡觉”的劲头又冒出来了。在现场,林超贤总是一边放着很强烈的音乐,一边很兴奋地盯着监视器,鼓励演员们不停地打,效果不好就绝不收工。林超贤说:“之前的戏是状态辛苦,而拍《激战》则是身体辛苦。其实,我很享受这种辛苦。”
除了激烈、真实的格斗场面,林超贤试图在《激战》中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人物情感的细致刻画上,“光明的东西”也比之前更多了一些。他在构思《激战》的故事时,曾把自己之前的作品比作很苦的巧克力,而《激战》则被看做是一块“加了甜味”的巧克力,“我之前的电影比较沉重,现在希望加入一丝甜味,希望通过角色,表现出人生的苦中有甜”。
与张家辉有共同理念
林超贤说,最初想到《激战》故事的时候,没有演员。由于《激战》讲述的是一个关于MMA的题材,需要演员花很多的时间去健身和练习MMA的格斗技巧,因此寻找演员成了他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因为你要演员付出这么长时间,现在的演员都是一年拍这么多戏,哪有时间和你拍这样的戏,”
当时林超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家辉。林超贤在2001年已经认识张家辉了,那时的张家辉正在拍一部疯狂喜剧,“对我来说喜剧的演员应该是很爱玩,在演的时候也是要有一种玩的表现。结果我碰到的张家辉不是这样的,不管你们在屏幕上看到他怎么演,他演喜剧跟演很沉重的戏心态都是一样的。家辉很认真去想,一场戏应该怎么演,应该要有什么东西,自己的造型应该怎么样。他每部电影都很用心去演,对我来说,他很不一样,他是一位可塑性超强的演员。”在那之后,林超贤和张家辉合作了《证人》、《线人》和《逆战》,并帮助张家辉拿影帝拿到手软。
尽管是老搭档,但林超贤最初却有些担心张家辉能否担得起“程辉”这个角色。因为饰演一个MMA选手,不仅要有很彪悍的肌肉,而且还要学很多MMA的技术。对于张家辉的年龄和体形,两者实现起来都难度不小。但当张家辉得知林超贤有意拍摄《激战》的消息后,就主动跑去健身,并赶在电影开拍前将自己练成了很壮的肌肉男,这让林超贤很是惊讶。苦练肌肉不说,张家辉在戏中还要挨打。虽然拍的时候,都有很好的保护措施,但总免不了意外受伤,“张家辉的手指被踢断了,我们当时都吓傻了。后来医生说没有再恶化的危险,但还是做了两次手术,但那个手指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林超贤说他和张家辉有共同的理念:“电影就是有一种艰苦,才有一种给观众感受到的效果。”所以在他看来,越是拍得辛苦,张家辉反而越兴奋。
而彭于晏跟张家辉是同类人,这也是林超贤选择这位新生代演员的原因,“我是看《翻滚吧阿信》开始关注他的,我从来没看到哪个男演员为拍一部电影要锻炼一年。”林超贤介绍,彭于晏在戏中有4场对打戏,在集中拍摄动作戏的11天中,他每天都打,一打就起码14个小时。而为了保持体型,彭于晏1.8米的个头,每天却只能吃很少一点米饭,很多时候都是“饥肠辘辘”的在台上打拳,很容易就没有力气了。林超贤十分看好彭于晏的前景,“他身上那种味道阳光是比较少看到的,他去做一件事情,就像个小孩,觉得很好玩,很过瘾,叫他停,他自己都不停。我确实没有看错人,他肯定会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