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全民全运还有多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新民晚报:全民全运还有多远?
2009年10月29日 16:34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是一个阶段。11,本该是一个拐点。“全民全运”,是十一运的主题,很美丽的愿望,只是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有人喜欢用“中国奥运会”来形容全运会。很不赞同。因为全运会,毕竟不是奥运会,既然不能成为北京奥运,也不是开天辟地第一届全运,山东人不必在排场上拼高低。倒是应该认真思考:后奥运时代,如何真正凸显全运的全民意义。

  漂亮气派的全运村,算得上是创举。在历届全运会中,运动员和记者,从来没有统一入住过全运村。如此规格,惟奥运独有。但除此之外呢,在创新方面,在全民意义方面,并不凸显。这里有客观原因。奥运过后,人们对全运的兴趣会减弱,就像刚吃完满汉全席再让你吃红烧肉,胃口肯定打折。这很正常。但社会关注度不够,也有一些深层的原因。

  全社会认同的体坛巨星,少之又少。算来算去,就刘翔、刘子歌等少数几个。在山东,无数次听同行说,老总就认刘翔。于是,刘翔吃饭、走路、睡觉,甚至一颦一笑,都是新闻……有的项目,也出了好成绩,也有拿了很多金牌的选手,比如田径三级跳的李延熙等,再比如拿过5枚全运金牌的广东马术老将黄焯钦,但大家对项目陌生,对这些选手自然缺乏认同感。

  百姓心中如明镜。对刘翔、刘子歌的认同,除项目原因外,还因为他们“内战内行,外战也内行”,而全运会总会出一些“内战专业户”,不管拿几金,也不管如何被捧为全运“多金王”。老百姓,并不买账。

  此外,全运会角逐的是各省市之间的体育实力。但近年交流队员增多,“雇佣军”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大部分人缺乏地域认同感,对于“我省市”运动员在金牌榜上的名次,并不在意。相反,倒是中国体育圈内的一些人,对于金牌的追逐,依然如故。所谓全运会“房子、车子、票子”模式,变化不多,也注定了全运价值取向难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是本届比赛“负面新闻”不断的背后原因,“全民全运”的主题,多少有些走调。

  北京过后,国人已经开始从奥运遗产中,深思并获益,但作为直接参与全运会的体育圈内人,却仍身陷围城,沉迷于金牌的追逐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相比之下,我倒是关心山东2000亿元的全运投入,究竟有多少能够真正用于老百姓身体素质的提升?本届全运会,究竟出了多少“小不点”,今后有望在国际舞台大有作为?这份全运答卷,其实闭幕之后,才刚刚开始答题。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