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选手们可不可以不这么脆弱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新京报:选手们可不可以不这么脆弱
2009年10月27日 16:05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赛前不要和运动员说话,会打扰他的情绪,影响比赛状态。”这恐怕是我当记者以来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有时候我真想不明白,如果一句话都会扰乱他的情绪,那能指望他在大赛上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关键时刻顶住压力吗?

  我想,运动员参加大赛跟我们参加高考应该是一个状况,我认同一位专家说过的话:不要给要高考的孩子改善伙食太过明显,也不要过于关心或者谨慎,像平时一样最好,在宽松的环境下最容易发挥正常水平。而我们的运动员呢,每次大赛前都被拉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关起来不准出去,手机、电脑全部上交,号称要给队员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空间,殊不知大家需要发泄、需要表达心情的途径被一一封死,每天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训练上,说难听了就如同在驯兽。

  这次全运会前,我记不得有多少运动员告诉我快憋疯了,每天如同坐大牢般,看着球、跑道之类的东西都快吐了,我很难想象带着这样的情绪该怎么去比赛。某些管理者觉得,跟朋友聊天、玩乐之类的都是分心,殊不知为运动员带来包袱的正是他们那“一定要拿冠军”的命令和心态。

  我记得一篇文章里这样赞扬过张琳———他拥有职业运动员的素养,每天自觉地定时上交手机。真是可笑,没听说过哪本运动员职业手册里规定要上交手机,也从来不知道哪位国外的成绩好的运动员要上交手机,这怎么就成为衡量张琳有职业素养的标尺了?然而不得不承认,这样乖乖听话,确实是一位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共通之处。

  但是随着大量个性的90后运动员出现,不知道这样的方式是否还有效。比赛场上谁能保证没人在关键时刻制造些“噪音”。在这个瞬间里,在温室里娇养惯的花朵可能就被突然吹来的一阵小风弄蔫了。只有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住机会,能够站出来承担责任的运动员,才是最顶尖的选手。

  那些遇大赛就隔离,就远离人间烟火的运动员们,只有祈祷每次观众都特懂事,记者特配合,天气特别好,对手特别弱了。

  □本报记者 田颖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