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冬奥会场馆进入集中建设年

2019年01月16日 03:5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冬奥会场馆进入集中建设年
  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表示,开始筹备一系列奥运会测试赛来检验场馆以及配套服务

  距离2022年越来越近,冬奥会的筹办、进展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正召开的北京两会上,负责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告诉新京报记者,“冬奥会的硬件设施建设在紧密布局,冬奥会场馆今年进入集中建设年。原则上讲,冬奥场馆都要在2020年陆续完工。”他给出了时间进度表,“冬奥会人才培养也在抓紧进行中”。

  从“硬件”设施落实到“软件”文化渗透,张建东详细解释了北京如何筹办冬奥这件“大事儿”。

  筹备系列测试赛检验冬奥场馆

  新京报: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北京的一件大事,作为分管冬奥会的副市长,能谈一下目前北京冬奥会筹备进展吗?

  张建东:冬奥会的硬件设施建设在紧密布局,冬奥会场馆今年进入集中建设年。新建场馆已经全部开工,改造场馆也实现了“华丽转身”。原则上来讲,都要在2020年陆续完工。

  同时,我们开始筹备一系列测试赛,包括15个奥运会测试项目、5个残奥会测试项目,规格是仅次于奥运会的世锦赛或世界杯,均要在冬奥会之前逐项进行。

  新京报:筹备系列测试赛的目的是什么?

  张建东:我们想用这些测试赛来测试场馆的基础设置、团队运行经验、住宿、交通、医疗等配套服务,以及整个城市的保障联动。

  并且,为了做这个准备,北京市还启动了三个冬奥示范场馆。北京赛区是水立方,延庆赛区是高山滑雪中心,张家口赛区选择了云顶滑雪公园。其中,云顶滑雪公园还引入了社会资本。

  由三个场馆编制示范场馆运行计划、运行设计方案,把人、财、物、资源充分利用,将来把经验从示范场馆扩大到其他场馆。

  北京“上冰雪”人数今年预计达550万人次

  新京报:除了“硬件”设施的配备,北京市在“软件”方面如何发力?

  张建东:“软件”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

  目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行动计划》已经出炉,这是关于冬奥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计划》明确了开发培养11支人才队伍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竞赛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赛道维护人员、专业志愿者等都需要抓紧培养。

  新京报:能介绍一下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吗?

  张建东:培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聘请了国际知名专家指导,他们在场馆建设和赛事运行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奥组委也面向全球招募员工。

  另一方面,还要走出去,参加实战的培养。

  像平昌冬奥会,北京冬奥组委派出了254人参加观察员项目和实习项目,当时编到平昌冬奥会的组委会参与工作。今年又组织了200多人的队伍,陆续考察各类国际比赛。

  派遣人员去各地考察、实习、参与组织工作,以期通过实战,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新京报:冰雪项目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观众参与进来,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北京在这方面是如何落实的?

  张建东:不仅是北京,全国都在努力。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发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希望能够通过筹办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活动。

  北京方面,随着冰雪场地设施的逐步丰富,供给量不断增加,“上冰雪”的人数也会逐年增加。

  2018年“上冰雪”的人数大约是502万人次,2019年预计是550万人次。今年一年将有48万的增量。预计到2022年,北京“上冰雪”人数达到800万人次。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左盛丹】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