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自行车大国"名不副实 期待迎来"李娜效应"

2014年07月30日 15:32 来源:华商晨报 参与互动(0)

  每年夏天最令人瞩目的自行车赛事毫无疑问是环法自行车赛。日前,27岁的黑龙江小伙计成成为环法自行车赛101年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参赛者。

  为什么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中国,在最著名的自行车赛上到今天才打破尴尬呢?

  “自行车大国”?

  称号名不副实了

  计成这次完赛环法,其实更大的意义是让人们重新认识一些误区:比如自行车大国的称号。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很难说是自行车大国了。由于空气质量差、城市内没有完整的自行车道等问题,让城市里的自行车人口以每年近10%的比率下降。只要亲自骑车试试,就会发现在城市骑行是多么困难。2012年,中国的自行车人口已下降至30%,低于荷兰的40%。相反的,自2007年开始,英国每周骑一次自行车的人口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现已突破300万——这有赖于城市完善独立的自行车道。

  中国选手想取得资格都难

  自行车这项运动对中国车迷并不陌生,在中国也有相当多的骑行爱好者,但为何只在今年的环法赛道上出现中国车手身影呢?中国自行车资深教练李纯昌给出了解释。

  “环法比赛是不接受个人报名的,都是以俱乐部的名义参赛,俱乐部的参赛者只有达到国际自联一定的积分要求后才可能拿到参赛资格。因为在中国没有职业的自行车俱乐部,所以在这个历史悠久的比赛中,很长时间里我们没机会参与。据我了解,在2006年时,来自山东的李富玉就曾加盟美国探索频道车队,但遗憾的是他只有一步之遥就能登陆环法的他最终未能成功。这次计成出现在比赛中也是填补了我们在这项赛事中的一个空白。计成之前几年一直在国外俱乐部训练和比赛,在成绩达到参赛资格后得以参赛,先不说成绩,取得这个突破就很难得。”

  自行车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公园里我们也时常会看到成规模的骑行队伍,那是否意味着一些水平高的人在进行专业训练后就可以比肩环法中高水平队员的能力。对此,李纯昌给予否定。“像自行车这个项目,不是练习者天天骑、成绩好就是高水平,必须得能承受得了比赛的高强度。就算在国内的青海赛以及海南赛成绩突出也说明不了问题,毕竟国内办的比赛路线设得比较简单,在日

  程设置上的挑战也不够。国内比赛一般的都是绕城高速、平路、最后冲刺。起伏路赛段或者难一点的赛段,设置得比较少。而环法不同,在二十几天的比赛中,参赛者要经历温度的变化、难度极大的上下坡等,这要求选手们要有超强的连续比赛能力。”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崔宁宁

  在欧美是运动

  在中国是交通工具

  中国骑自行车的人的确很多,但只是作为交通工具;而在欧洲,自行车运动更多是作为人们的休闲健身方式。谈到自行车运动员,中国就更少了。根据2011年的数据,中国专业自行车运动员更只有2000名,刚好是法国注册自行车选手的百分之一(20万)。在奥运会当中拥有18枚金牌的自行车项目,作为体育大国的中国从未夺得过金牌。要知道,在总共6000万人口的英国,有多达数千家的自行车俱乐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环法大赛一百多年历史上,曾经的自行车大国都没有人参加,更无法在这个最受瞩目的自行车赛场上产生世界一流的自行车手。

  中国自行车

  能否迎来“李娜效应”

  中国自行车运动能否迎来李娜效应?7月,计成超越李娜,成了外媒最感兴趣的中国体育人。

  本届环法赛尚未结束,赛事官网就刊登了对他的采访。“这是我生命之中最不可思议的一天,骑行来到香榭丽舍大街,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时刻。我已经竭尽所能,完成了车队交给我的任务,这里的媒体都说:兔子杀手工作出色。我已经在展望来年了,环法是一项特别的比赛,我希望还能有第二次机会来到这里。”

  计成坦言,在参加了自行车三大赛后,他作为运动员的人生已经满足,但他更希望能帮助中国车手走向世界。“我就像一个探路者,是一个测试者,测试下中国人到底有没有站在自行车三大赛上的能力,如果我可以的话,我就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选手走出国门,去欧洲发展自己。我常想如果中国有1000个计成,我们就能有一个车手在欧洲的小型竞赛里获得冠军。如果我们有1万个或10万个计成,也许他们中一个天赋好的选手,可以赢得一个环法的分站冠军。”

  由此来看,中国自行车迎来“李娜效应”是肯定的,但肯定不会是现在。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搜狐体育 网易体育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