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女排顾问战功赫赫 研发单脚背飞技术享誉排坛
李安格(前)在印尼和金色时光合唱团一起演出。 资料图片
他的故事,始于1951年,这个故事关乎梦想。
1951年,他毕业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航空工程系,本应等待国防部分配去造飞机,却受国家排球队的召唤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专业运动员;他是中国女排巅峰时期的总顾问,研发的“单脚背飞”等技术为女排“五连冠”立下赫赫战功;他曾组建中国少年女排希望队,培养出了冯坤、赵蕊蕊等一批优秀女排运动员;他共发明了100多项排球新技术。而今,他又喜欢上了写歌唱歌,是“金色时光”合唱团的团长,还开了个人作品合唱音乐会。
他叫李安格,今年86岁!他说,不论年龄,都要勇于追逐梦想、享受生活,这样才不辜负人生。
他是众所周知的“创新迷”,创造了“单脚背飞”等技术助力中国女排登上巅峰
在排球界,李安格是众所周知的“创新迷”。他认为,快、变、新,是中国女排一直以来的制胜法宝,快速的节奏、丰富的变化、不断创新的战术,是绝对不能丢弃的东西。
1977年,国际排球规则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拦网时球触手不算一次击球,还可以再打3次,李安格在对排球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了包括“单脚背飞”扣球在内的多种单脚起跳打快球和“快抹”等新技术。
1981年,李安格随女排去香港参加世界杯的亚洲女排预选赛。中国队与当时世界三强之一的日本队比赛伊始,“单脚背飞”技术就震撼了世界排坛。之后,中国女排“五连冠”,彻底征服了世界。
1993年,在中国女排后备力量出现危机时,李安格多方筹集资金,请命组建了一支“少年女排希望队”,成功试验了10多项新技术,虽然这支队伍最终因为资金缺乏而夭折,却培养出了冯坤、赵蕊蕊等种子选手。
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李安格已经80岁高龄,依然经常到女排训练场指导运动员。中国女排重夺冠军的壮志未酬,他心有不甘。
退休之后,世界上多家排球俱乐部向他抛出过橄榄枝,但他从未对外教授过一项新技术。“新技术是为中国女排服务的,除了中国女排,我谁都不教!”他说。
退休后他组织老年人合唱团,把失意彷徨转成正能量
像很多老人一样,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李安格也曾经感到无助而彷徨。那时,少年女排希望队因资金短缺而“夭折”,李安格没了奋斗目标,变得更加焦虑和暴躁,一向身体很好的他开始生病了。真的要坐等生命耗尽吗?他决定找点事做,1997年3月,他组织社区里爱唱歌的10个老人,组成了一个合唱团。
李安格是乐团的核心成员,每次演出,他除了组织排练、联系场地外还为大家跑后勤,拍照片。市面上流行歌曲虽多,适合老年人的却很少。多才多艺的李安格一边演唱,一边自己写歌。正如李安格在歌曲中所写的:“我们是一群快乐的老年兄弟,歌声让我们走到一起。”就在今年夏天,他带队参加北京中老年声乐比赛,凭借一首改编的莫斯科歌曲,获得了金奖。
合唱团的成员们都喜欢李安格,在他们看来李安格是排球专家,还参加时装表演、交谊舞比赛……唱歌、跳舞、画插图、搞设计,样样在行。85岁时,李安格决定要办一场个人作品合唱音乐会。为了这个计划,他筹备了8个月,拖着因排球事业而受伤的腿四处奔波,与几位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伙伴们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组织练习、请乐队、宣传,协调几十位老人的时间,逐家逐户送票,安排场地……
去年6月30日,音乐会如期举办,能容纳700人的礼堂座无虚席。那一刻,李安格感觉到退休后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年轻。他和伙伴们相约,90岁前的聚会“一个都不能少”。
这个故事被“80后”导演李曼华搬上了荧屏。李曼华说:“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活的困境,李老却能把困境转化成正能量,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并且找到内心的快乐。我觉得李老的故事既是老人们也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因此想把其拍成电影作为父亲节的礼物。”
年逾八旬的他有一颗年轻的心,说“活在希望里就不怕老去”
李安格的“追梦之旅”充满了欢乐、温暖和坚强:他家里,有80岁高龄还在坚持打网球的夫人钱幽屏,远在美国发展事业的大女儿,以及46岁、先天脑神经受损智力水平只有3岁左右的小女儿冬冬,而他自己,除了对排球和音乐的热爱外,更是把别人眼中的不幸演绎成自己生活的幸福。
小女儿冬冬是他们全家的“开心果”。“正因为有她陪伴在我和老伴的身边,我们才能每天享受天伦之乐。你打她骂她烦她,一天这样过去了;你疼她爱她宠她,日子也是这样过。既然如此,为何不开开心心地和女儿一起过?”他每天在家里最开心的事就是逗女儿开心,带她做游戏,教她学英语,他相信,“只有活在希望里的人才不会害怕老去。”
六十余载弹指而过,纵使时光都已经老去,李安格依然是那个北洋大学的帅哥。他的座右铭是:“大度宽容,幽默童心,创新不断,笑对人生。”——这也是他心态永葆年轻的秘诀。李老希望更多的老年朋友能像他一样,要“享”老而不是“养”老,要勇于追逐梦想,要享受金色时光,莫负大好人生。
“有梦想,就健康!”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