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NBA九年,姚明和他的团队已经打造出了一个高大、厚道、幽默、勤奋、富有社会责任感与慈善心的姚明形象。姚明成为了中国对外窗口一张名副其实的“名片”
本刊记者 /易小荷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姚明并非是中国进入NBA打球的第一人。
1999年7月1日,王治郅在选秀大会上在总第36顺位被小牛队选中,两年以后,小牛队称赞这位进入NBA的“亚洲第一人”手感柔软,但潜台词却正符合他们对亚洲人的看法:不够凶悍。但随后几年中,王治郅的发挥不尽人意,有球队安排的原因,也有他自身的原因……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球队利益出发,NBA仿佛都在呼唤另一个中国大个儿取而代之。
姚明就是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的。
姚之年
在纪录片《姚明年》当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太阳队的小个子后卫在姚明面前做了个假动作,其实就是个单纯的晃动过人,就骗得姚明两腿拌蒜坐倒在地,太阳队替补席上笑翻一片。
那是2002年姚明的新秀赛季,他永远都记得自己的第一场比赛,“从球员通道跑出来,看见全场的灯光,只觉得血全涌到头上去了……”
当记者跟随他一起前往NBA时,才发现美国人对中国并不完全了解,除了李小龙、成龙,还有人会问出“你家有电视吗?”——在这种环境之下,姚明的“被排挤”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姚明初进入NBA时,体型还未发生变化,竹竿一样的身材在NBA仿佛成了“人尽可欺”的角色。首战对阵步行者,姚明只得到了0分2个篮板,被外界炮轰为“水货状元”,在这个处子赛季,姚明的“一举成名”恐怕就是通过“大嘴”巴克利的亲吻驴屁股开始的。
那时姚明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他要遵从体能教练开出的营养菜单,他要马不停蹄地随着球队进行各场常规赛,最重要的是,他要加强自己只有80~90磅的卧推力量,使自己可以躲过用降落伞锻炼的卡尔马龙那样铁肘子的暗算。
他曾经私底下说过:“与其去敏感别人对我的态度,不如先把自己做好最实在。”
在休斯敦,一位银行职员安迪的话或许颇能代表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想法:“我们看够了NBA那些整天飙垃圾语言,相互挖苦讽刺说大话的人了,姚明这种用行动来回应的方式非常符合我们对东方儒家的那种看法……”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无论姚明随火箭队飞往何处,纽约、洛杉矶、西雅图、迈阿密……都会有一群媒体围过来,问着那些大同小异的问题,而姚明无不一一以中国式的微笑礼貌地回答着他们,当年美国最权威的体育杂志破天荒地用一个中国人作为封面,标题是“the year of yao(姚之年)”。
“要”玩命
姚明的九年职业生涯几乎就成了与伤病搏斗的历程,他也被誉为是NBA最努力的球员之一。
姚明的左脚脚踝做了三次重大的手术,第一次是骨裂,在左脚脚踝植三颗钢钉,2009年脚骨骨裂,由于已经做过手术,为了消除隐患不能再受伤,做了一个脚踝重建方案。因为姚明的脚弓很高,而且左脚是轴心脚,重建的方案是把脚弓做平,需要把之前手术的三颗钢钉拔出来,把原来好的骨头打断,把这个放平再连接上,这一次重大的脚踝重建手术结束之后,留下了16颗钢钉和钢板。
2010年的11月11日,那次受伤终于把姚明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姚明的劳损太多,医学上称为“应力性骨折”,完全是由多年疲劳导致出现的,NBA漫长的常规赛赛季之外,他夏天还得参加中国男篮的集训,打很多热身赛和国际重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