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专访亚组委兴奋剂控制指挥中心执行主任李捷
“甲基己胺是偏门兴奋剂”
南方日报:这两例兴奋剂案例中的禁药成分,有没有可能是进食时不慎摄入?
李捷:亚组委乃至整个广州市的食品安全检验非常严格,不太可能是食源性误服的缘故。况且甲基己胺是刺激性的药物,本身功能就是提高成绩用的,有什么可能出现在食品中呢?况且这个药去年才进入WADA(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禁药目录,今年亚运会就被发现,“误服”一说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南方日报:本届亚运会对兴奋剂的基本检测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李捷:我们通过赛场现场提取体液(尿样或血样)、编号,通过空运送至北京兴奋剂检测实验室检测。在完全屏蔽检测对象身份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盲检之后,检测设备会自动生成检测结果,分别传达到两个分别独立的组织OCA(亚奥理事会)和WADA,这个时候OCA再根据结果启动自身的程序。关于检测过程,由OCA官员以及WADA的独立观察员全程监督,所有参与人员都必须事先通过严格考核取得相关资质,检测结果是绝不可能受人为因素影响的。亚组委兴奋剂控制部门严格按照亚奥理事会规程提供服务,在今天亚奥理事会公开发表声明前,我们组委会也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个国家、哪位运动员违的规。
南方日报:乌兹别克斯坦这个运动员被检出的所谓“甲基己胺”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国际上发现的类似药物违规案例多不多?
李捷:这种药物能起到瞬间刺激神经、提高力量以达到提高成绩的作用。和近年来的检测结果看,甲基己胺用得不算多,2009年才进入WADA的禁药清单,类型较新,也很偏门,万一存在运动员故意服用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存在“查不出来”的侥幸心理。
南方日报:对比今年6月份国家体育总局突击检查苏州女子举重队时,查获的拟睾素及丙酸睾酮等违禁药物,和甲基己胺起的作用有相同之处吗?
李捷:两者不属同一类。你说的这个例子里的兴奋剂主要是促合成作用,而甲基己胺是刺激剂,对运动能力具有刺激作用。
南方日报:本届亚运会兴奋剂检查数量将超过1500例,但对比北京奥运会,亚运会兴奋剂检测数量有所不如,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李捷:亚运会开幕以前,我们就制定了一个针对违规服用兴奋剂的“测试分布计划”,尽管总体的检查数量不算太多,但我们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就已经通盘考虑过一遍,把可以考虑的重点场次和关键因素都考虑进去了,最大程度保障了公平公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南方日报:在近年来的反兴奋剂斗争中,您有没有遇到过特别狡猾的逃避检测的手段?
李捷:遇到的手段简直是五花八门。在以往的比赛中,有的(服用禁药的)运动员千方百计地置换供检测尿样避免检测,有的假装累得不行一直待在赛场上一动不动,就是为了延长时间好等禁药成分的代谢过程结束,那就检测不到了,但他们最终都没能蒙混过关。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昆】 |
专题:第16届广州亚运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