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11月23日电 题:壁球场馆犹如“水晶宫” 中国球员多是“由羽转壁”
中新社记者 邓霞
广州亚运会壁球比赛正在此间举行,除了球场中各路壁球高手的激烈较量让人目不暇接外,赛场外也有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壁球场馆犹如“水晶宫”
位于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内的壁球馆是一座“馆中馆”,观众都坐在钢筋水泥的看台座位上观赛,而双方球员则在中间竖起的“水晶宫”里比赛。一般壁球馆是由三面水泥墙和一面玻璃墙构成,这座“水晶宫”却是由四面钢化玻璃墙体组成。
更为神奇的是,四面看台上的观众,从每个角度都能清晰地观看比赛;但场内的球员却看不见外面的情形。场馆志愿者介绍说,这是因为每块玻璃墙体外还贴着“面膜”——一层具有单项透视功能的黄色薄膜。这样一来,场内运动员就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如此贴心的“水晶宫”设计,让许多看热闹的外行观众大为过瘾,尤其是坐在球员球击区背后的观众,每次眼见着小壁球飞速冲面而来,就仿佛在看现实版的3D大片,极为刺激。
外行观众大摆“乌龙”
与板球等其他非奥项目寥寥无几的观众相比,壁球赛场可算是“高朋满座”。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队与巴基斯坦队的女子团体比赛前半个小时,就有不少观众陆陆续续进场,开场时馆内观众席位已基本坐满。
作为一项冷门的非奥项目,壁球在中国并不普及,赛场内会看门道的观众更是屈指可数。于是乎,许多观众在记分牌发生变化后仍是一脸疑惑,弄不清这一分是从何而来。
“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鼓掌欢呼。”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贾茜对此相当烦恼,因不清楚壁球规则,她刚刚摆了好几次“乌龙”——频频在出现“和球”的情况下高声欢呼庆祝,“太尴尬啦,后来我就只在她们捡球时喊两句‘中国加油’。”
中国球员多是“由羽转壁”
出征广州亚运会的中国壁球队由六名球员组成,三男三女,其中五名球员都是“90后”。这些小球员大都是打羽毛球出身,很多人在“转行”后才进行了两年的壁球专业训练。
“他们有一部分还是学生,相比那些全职运动员,他们对壁球运动的熟悉度、训练强度和难度都不高,但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不错。”中国壁球队主教练、香港前职业选手王伟恒告诉记者,壁球队员目前主要从羽毛球运动员中选材,“他们的起点很高,但羽毛球毕竟和壁球不同,有一些技术还需要重新改正。”
虽然很看好中国壁球运动的前景,但王伟恒也表示,这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目前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有兴趣参与壁球运动,最好是在中小学和大学中推广,从而在其中挑选出精英参加大赛。
参与互动(0) | 【编辑:庄百万】 |
专题:第16届广州亚运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