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故事:走进京郊“台湾农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商故事:走进京郊“台湾农场”
2009年11月24日 11: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台湾农场的小桥流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山镇的东山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林果飘香,是京西一处难得的避暑休闲、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2009年9月,这里开办了京城第一个以台湾生态农业模式经营的生态庄园——台湾农场。

  让“世外桃源”美景重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07年4月,当台商李元发来到京郊门头沟军山镇东山村考察时,看到这里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仿佛一片白色的浪花,再仔细打听,原来这里是京郊曾经有名的“贡梨园”——为清朝皇帝进贡佳果“京白梨”的产地;当地人还向他介绍说,秋天,这里漫山遍野的红叶、硕果累累的京白梨、柿子、海棠、栗子、李子……李元发闭目遐想,一幅“世外桃源”美景跃然脑海。“就是这里啦!”李元发大声宣布。

  当年9月,李元发和门头沟区政府签订了投资开发东山村贡梨园协议。从那时起,台湾岛内的建筑设计专家、农业专家、生态环保专家等,络绎不绝于此,李元发更是一头扎进东山村,没日没夜地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京城11月初雪后的一个晴朗日子,记者如约来到台湾农场采访。望着满眼光秃秃的山林,李元发看出了我的疑惑,他说,往年此时这里正应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但是,11月1日京城的第一场雪使得美景不再,提前结束了红叶观赏季,对此,他也颇感扼腕惋惜。他说,这里周围的山上都种有黄栌,北面的山就是香山公园的南峰,日照充足,观赏起来也许比香山更美。

  李元发说,台湾农场目前有员工140余人,除了他本人和一名台湾厨师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本地农民,这也是北京市农民工比例最高的台资企业。两年来,一期基础设施投入达6400万元,改造了果园,修建了引水渠,水电基本可以自给,山上还为梨园修建了一座“大清贡梨园”牌坊,几个字是李元发的墨宝,梨园中树龄最短的也80多年,最长的一棵树已经有400年历史;3个供客人居住的民宿小院,有客房20余间,可同时接待70多人居住;山下有餐厅,山上有咖啡屋,周末约上三五知己,来此爬山、度假,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摘果、冬天品茶;尝台湾美食,品台湾花茶,体验不一样的台湾风情,真可谓不亦乐乎!

  为新农村建设另辟蹊径

  沿着木栈道和青石阶铺设的小路,看着山间的一座座小木屋,呼吸着雪后潮湿的空气,除了缺少茵茵绿草之外,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在台湾驻点采访时去过的台湾休闲生态农场。

  “为什么想到转行做休闲生态农场?”我问他。“其实,严格地说也不算转行,我就是想把在台湾和大陆做房地产的多年经验,转嫁到台湾农场来。”他说,与台资工商企业相比,台资农业在数量和投资规模上,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多集中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的农产品上,还没有人真正把台湾休闲农业产业模式带到大陆来,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在大陆建设新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引导农民另辟蹊径。

  李元发告诉记者,台湾农场以生态和有机为经营理念,提倡“LOHAS——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目前,通过引进台湾生态农业管理模式,台湾农场已经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机食品认证。

  李元发将他的《生态宣言》刻在了一块大理石上:遗迹斑驳,河水枯竭,鸟儿迁徙,决心再造;自然永续,心愿种在土里,期盼美梦成真。

  “刚来的时候这里甚至连鸟都没有,现在这里已经是鸟儿成群。现在我们的牧场已经建好,并购买了一批黑山羊和白绵羊,还有小牛、小兔等,小朋友可以在这里自己喂养小动物。”李元发说,“明年我们还将开发这里的温泉资源,建温泉小屋,让游客来这里还可以享受泡汤的乐趣。”

  带着梦想实现新跨越

  李元发是最早一批来北京投资的台商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他,祖籍广东梅县,是个地道的客家人,在台湾从事过多年房地产代理。从1992年来京成立“九鼎轩”开始,李元发在京城房地产圈中摸爬滚打17年,早已是个颇有名气的台商。除了此前已有的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九鼎轩董事长、小牛津国际学校创办人等头衔外,现在李元发又多了一个“北京东山名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头衔。

  他说,经过在北京17年的打拼,我已经把自己视同一个北京人。

  “熟悉我的人说我比北京人更熟悉北京。”当年,李元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了解北京,北京城众多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走过的足迹。“对北京了解得越深,我就越来越热爱这个城市,正是这份爱,成为我立足北京,长年在北京发展的原动力。”李元发轻松地说。

  10多年的商海打拼,李元发在打造企业的同时,也打造出一套极具中国文化味的企业文化。“九鼎轩”设立有一项“孝养基金”,就是每月将员工薪酬的10%提出来,由公司统一管理,直接汇给员工的父母。“企业和员工家庭以及社会是分不开的。”李元发说,“企业的责任不仅是赚钱,而是要影响一个族群和个体。我的责任就是为员工创造一个可以长期稳定发展的环境。”

  台湾农场开创之初,李元发就十分重视当地农民收入和就业问题。现在东山村一半以上的人有稳定的工作,台湾农场还定期向村里老人发放“老人津贴”;考虑到培养当地人才,李元发还设立了“农民子弟奖学金”——凡是村里通过高考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均能得到3000元奖学金,以此鼓励农民子弟尽快成才。

  李元发的梦想正在一个个地实现着。他说,现在我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感觉,因为我热爱北京,所以我喜欢这里的一切。(王连伟)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