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东:建议给“国共论坛”正名!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徐博东:建议给“国共论坛”正名!
2009年07月10日 15: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徐博东教授,今天在海峡导报《博东观海》专栏中撰文指出:民进党封杀该党人士出席长沙“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心中另有政治盘算,却拿“国共论坛”的“名称”当借口;所谓“国共论坛”实际上是涵盖海峡两岸各党派、无党籍人士和相关民间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参加的范围十分广泛的交流平台,“论坛”的主题与台湾经济文化发展,与台湾同胞的福祉息息相关,怎能说只是国、共两党的“家务事”,“跟民进党无关”;“国共论坛”的名称是媒体记者为了写稿方便给“简化”的,他建议两岸媒体今后不再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简称为“国共论坛”,并主张将该“论坛”更名为“两岸论坛”。

  全文如下:

  民进党中央日前通过决议,封杀该党现、卸任党公职人员出席长沙“国共论坛”。据说“理由”是“‘国共论坛’是国共两党的事,跟民进党无关”;民进党不能“为国共两党背书”,沦为中共的“统战工具”云云。

  其实,民进党封杀该党人士出席长沙“论坛”,心中明明另有政治盘算,却偏偏要拿“国共论坛”的“名称”做文章,当借口。

  不错,“国共论坛”的确是由国、共两党共同主办,但众所周知,历次出席“论坛”的人士决非局限于国、共两党。就拿台湾方面来说,每一届“论坛”都有亲民党、新党和无党团结联盟的代表参加,另有两岸知名企业、工商团体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上届“论坛”两岸经济、金融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还首次以“特邀嘉宾”、“特邀专家”的名义应邀出席。又据台湾媒体报导,在应邀出席这届长沙“论坛”的台湾方面278名代表中,国民党籍的只占三分之一。而大陆方面,出席历届“论坛”的除了中共人士,一些参政党派如民革、民进、台盟、台联等也派员参加。故知,所谓“国共论坛”,实际上是涵盖海峡两岸各党派、无党籍人士和相关民间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参加的范围十分广泛的交流平台,怎能说只是“国共两党的事”,出席该“论坛”就是“为国共两党背书”,会沦为中共的“统战工具”呢?!

  其次,从历次“国共论坛”的主题来看:首届“论坛”主题为:“两岸经贸交流与直接通航”;第二届“论坛”主题是:“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实现两岸农业互利双赢”;第三至第五届“论坛”的主题则分别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直航、教育、旅游观光)”、“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两岸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上述五届“论坛”的主题都与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台湾同胞的福祉息息相关,请问民进党,贵党一天到晚说“爱台湾”,整天把“台湾人民的福祉”挂在嘴边,你们敢说这些议题都是“国共两党的事,跟民进党无关”吗?!

  再来说“论坛”的名称。实际上该“论坛”的名称曾经变换过多次:首届称“两岸经贸论坛”;第二届叫“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从第三届开始“论坛”才有了固定的名称,即“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国、共两党在正式场合,包括两党领导人的讲话,从来都没有把它称为“国共论坛”。“国共论坛”这个名称,实际上是媒体记者为了写稿方便给“简化”的。所以,民进党不可不顾事实,“望文生意”,把国、共两党“主办”的“论坛”,说成是国、共两党的“家务事”,“跟民进党无关”!

  其实,民进党并非不了解上述情况,只因他们“台独”意识形态挂帅,心胸狭窄,罔顾台湾和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恶意封杀该党人士出席国、共两党“主办”的“论坛”。民进党倒行逆施,到头来只能被台湾主流民意所抛弃!

  为此,笔者郑重提出建议:(一)为了“名正言顺”,同时也为免继续落入民进党“口实”,从这届长沙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两岸媒体形成默契,不再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简称为“国共论坛”;(二)为与今年5月在福建召开的两岸大规模民间交流平台――“海峡论坛”相对应也相区别,同时也为新闻媒体称呼方便,主办方国、共两党不妨考虑将“论坛”名称更改为“两岸论坛”。(自注:行文至此,收到一则短信,马英九居然与笔者“不谋而合”!)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