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国冰城掘“黑金”
想象着店门打开后,顾客争相排队,甚至需要派号以免为了谁先买而起争执,结果却是一个顾客都没有……6年前,哈尔滨第一家“洋果子”咖啡馆开张时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38岁的台商郑凯裕至今记忆犹新。
进入哈尔滨市场之前,郑凯裕在台湾主学烘焙,开过小店。2008年,在台湾和大陆南方一些城市,咖啡已成为固定需求,商业模式较为成熟,但在哈尔滨,大型连锁咖啡店尚未进入,市场仍有很大空间。
“哇,这里都没有什么人做咖啡,太好了!现在是市场空窗期,等它发达就有钱可赚了。”郑凯裕和朋友在到过哈尔滨一两次后,就带着20万元人民币和创业憧憬“冲”进这个北国冰城。
“没想到的是,冲进来后就卡住了。”郑凯裕说。开业第一天的情景反映出当地消费者对咖啡、下午茶等生活习惯的陌生。尽管他在当地高校周边推出1元咖啡的概念,但人们似乎更倾向于购买1元两包的速溶咖啡。很多人不知道研磨为何物,不太理解为什么要买咖啡喝。店里的蛋糕比咖啡卖得还要好。
由于自小养成的生活习惯,郑凯裕对咖啡有很深的情结。好几位在台湾学习烘焙的师兄弟在大陆沿海城市创业成功,也让他羡慕不已。他从意大利引进咖啡豆品种中的“奔驰”,花了一番心思经营,但在哈尔滨却举步维艰。
“咖啡拼不过啤酒,”郑凯裕对记者感慨,起步阶段他觉得可以一下开好几家店,可现实是产品没问题,但当地市民习惯喝啤酒、“撸串”,要让人们一下把喝咖啡当成生活方式,并非易事。
受挫之后,郑凯裕改变经营策略:买咖啡送蛋糕,从当地顾客接受较快的产品入手,将店面塑造成卖蛋糕的咖啡店,用蛋糕赚钱来做咖啡,逐渐培养了一批粉丝。
他还根据客源确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例如,开在百货公司的店主打广告为“老公寄存处”,为陪妻子逛街的老公提供一个可等候的休闲处,这样的定位很讨年轻人喜欢;而开在车站的店则会以面包、蛋糕为主要食品,以吸引行色匆匆的旅客。慢慢的,从1家店开到现在的5家,年销售额过百万。
尽管市场很慢热,但郑凯裕舍不得放弃。工厂、店面都在当地,前期投入加上对未来的憧憬让他选择坚持。他说:“我总觉得会变好,就像驴子前面的红萝卜,总觉得快吃到了,这种想法支撑着我一直往前走。”
眼看顾客需求在逐步上升,消费者的习惯在慢慢养成,但让郑凯裕始料不及的是,哈尔滨今年突然新开了几百家咖啡馆,同质化的竞争让市场陷入混战状态。
“今年是最难的一年,我想撑过明年。”他说,风潮之后,业内必然大洗牌,到时候会倒掉一批,能撑下来就能看到不错的前景。
“其实这种餐食加咖啡的‘大咖啡’概念的疯狂开业,也是我乐见的,更多的需求会被培养和累积。”郑凯裕说,“这是一块‘黑金’市场,一小杯黑色的咖啡卖到超过30元人民币,这比石油都贵,形成这种生活习惯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
如果要归类,郑凯裕很像一个哈尔滨人,能喝酒,性格豪爽,还学会了滑雪,偶尔回去台湾甚至被当成大陆游客。他说,未来还计划将咖啡馆开到辽宁沈阳,也希望在当地找到女朋友,把事业和家庭都放在哈尔滨。(记者辛林霞、陈键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