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寻访大陆台籍老兵·台湾记忆:寒苦童年 受骗当兵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30日 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田富达,现任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台籍老兵。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徐兆麟,原全国台联会副会长,台籍老兵返乡协进会会长。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黄清旺,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播音员,台籍老兵。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编者按】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或许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而对那些亲历战争的大陆台籍老兵来说,战争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真实滋味,概莫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切体会。

  如今战争岁月已远去,但他们都在以自己方式,记录那个岁月发生的故事。中国新闻网台湾频道推出主题策划《战争与和平,台湾籍老兵的故事》,寻访曾参与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的台湾籍老兵,从台湾记忆、抗日烽火、内战风云、和平岁月四部分,揭示历史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战争与和平的烙印。

  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郭思远)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历史翻过新一页。那一天,有两位正在念华北军政大学的年轻台湾籍士兵站在观礼台。一位是台湾新竹高山泰雅族人田富达,一位是台湾苗栗人黄清旺。

  同在彼时,台籍士兵徐兆麟正在上海台湾干部训练团学习,而曾参与过抗日战争的两位台籍士兵杨美华和何标,在1949年10月前后,分别赴福建和上海开展对台工作。

  这个时刻,也迎来了台籍老兵的人生转折……

【台湾生活】日据时代寒苦童年,受骗当兵

  回溯历史,台湾经历漫长的日据时代,社会矛盾不断上升,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台湾经济濒临破产。在台籍老兵印象中,他们的童年生活与贫穷联系在一起,学习受日本奴化教育,参军多因受欺骗。

  寒苦童年

  台湾高山泰雅族人田富达,原名尤明·巴都,1929年出生在新竹,现任台盟中央名誉主席,1949年毕业于华北军政大学,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新中国开国大典。

  1936年,田富达7岁时,他父亲因伐木时从树上摔下来,背后脊骨摔断,导致卧床不起,此时,全家的生活重负都落到他母亲身上。8岁时,他母亲生下了他最小的弟弟,生计所迫,三天后就下床干活儿。

  “那个时候是11月,生了(弟弟)第三天后,就到地里去挖红薯,要吃的啊!第三天她就病了,吐血三天,每天早上都吐一次,然后就不行了,血就吐不出来,卡住了。”田富达说到这,声音哽咽。

  田富达有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五,但由于生活环境差,老二、老三和老四(大姐)在他出生之前就夭折了,老六(妹妹)、老七和老八也先后夭折。田富达说:“妹妹5、6岁时,我记得我还背过她!”

  那个岁月,祸不单行。10岁时,他父亲也去世了,他和大哥成了孤儿,便只有投靠舅舅家。他13岁才开始接受日本式教育。

  比田富达大两岁的黄清旺,1927年出生在台湾苗栗,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播音员。1949年毕业于华北军政大学,同年出席开国大典。

  “那个时候非常苦啊!”他说,“种水田是挺累的!家里的这些农活儿干完了,还到外面干零活儿去,什么都干,15、16岁就要干大人的活儿。”

  黄清旺12岁才上小学,在四年级时,就是上午读书,下午四点多就要干活儿去。“我们那里有火车站,仓库里有米,需要搬到车厢,一包一分钱。我就去背米,一天能够挣到7、8分钱。从四年级开始,我就自己挣学费。”

  与田富达是新竹同乡的徐兆麟,1931年生,原全国台联会副会长,台籍老兵返乡协进会会长。

  他生活在一个采樟脑的普通家庭,由于樟脑是日本专卖局管的,对台湾采樟人压榨的很厉害。“当时,我父母的劳动报酬去养不活一家人,我有3个妹妹在我近学校读书前,先后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去了。”

  他7岁时,他父亲改行当了林业工人,母亲靠打零工养活他和他哥哥。但因林业工人经常迁移,而他和他哥哥又在宜兰县三星镇读书。有一次,父母被要求迁移到花莲县林场,怕他们难过,就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让别人转告他们找工头家寄宿。

  “工头说我父母不在他们林场干活了,我们在工头家住了十几天就被赶了出来,这样我们就成了流浪儿。”徐兆麟说。

  后来,他哥哥有个同学,把他们的遭遇给他母亲说了,同学的母亲收留了他们。徐兆麟说,“这位大娘心底非常善良,家是中甘蔗园的,是一个寡母,我会记住她一辈子的。”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