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为何屡现用工荒?
      今年春节前,一组珠三角10万农民工骑摩托车返乡过年、警察疏导指挥警车开路护送 的照片,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这道奇特“摩托风景”也引发了各方争议。
      春节过后,一条珠三角“用工荒”的新闻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2009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减速,大量农民工失岗返乡。而今年,情况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深圳大量需要制造业工人、广州三大行业缺工15万、“世界工厂”东莞缺工过百万……
      从“民工慌”到“民工荒”,这一年,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在劳动力充足的中国,屡屡出现的“民工荒”怪圈到底何解?
      有评论说,新一代农民工的“群体性觉醒”让他们试图对珠三角老旧的用工模式说“不”。工资低、工时长、权益难保障,这让他们大批离开珠三角,走向长三角,走向浙沪杭,走向环渤海,甚至走向承接了产业转移的家门口……也有媒体指出,“民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用工荒”再袭珠三角
          与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被企业辞退,只能无奈返乡的境况相比,2009年年未到2010年春运,珠三角的企业却出现新一轮“民工荒”:经济回暖了,各地企业接到大量订单,却找不到工人。出来打工已经四五年的小张已经学会了塑料分类的手艺,他表示,一点都不担心节后生计,“只要你会一门手艺,去哪里都有饭吃”。[全文]

        内地春节假期结束,又到珠三角企业招工忙之时,节后首场民工招聘会21日将在深圳举行,为厂商“抢人战”揭开序幕。而未来一个月左右,珠三角至少举行数百场招聘会,反映今年企业缺工形势严峻。
      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表示,虽然工总已向广东省有关部门寻求协助,但缺工问题难以在短时间解决,港商只有“请得一个得一个”。[全文]

         金融风暴的冲击阵痛犹在,珠三角又感受到了新的冲击带来的痛感。不少企业主很无奈:如果春节后再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对企业而言,将意味着又一场“危机”的来临。
      相对于用工者的无奈,农民工却前所未有地觉得扬眉吐气:去应聘,用工企业基本上是不挑不拣,来者俱收,而且应聘者可以理直气壮地询问工资、待遇,稍不如意就扬长而去。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不少农民工说:“以前都是工厂挑我们,现在我们也要挑一挑工厂。”20岁的小魏来深圳已经4年了,他盘算:“至少得找个一个月能挣2500元的吧。以前都是工厂挑我们,现在我们也要挑一挑工厂。”[全文]
    务工者择业观悄然改变
        “民工荒”在珠三角地区早已不是新闻,季节性用工困难一直是存在于该地区的“老大难”问题。但当下的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群体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劳动力优势难再。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劳动力优势的逐步丧失和民工短缺时代的到来,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倒闭与转移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全文]

        与十几、二十年前南下广东打工的父辈相比,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群体。他们手上没有久握锄头、镰刀留下的老茧,甚至已经不会种地;他们不用背负生活的重担,可以潇洒走他乡;他们听着MP4,聊着手机QQ,习惯了城市生活,他们是典型的80后和90后。因为沿着父辈的足迹赴南粤闯荡,他们也被称作第二代外来工。
      与父辈相比,他们学历更高,视野更宽,个性更强。更重要的是,在南粤闯荡的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父辈式的衣锦还乡,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城市深深扎根。[全文]
    破解关键在哪里?
          “工人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工资待遇太低是造成劳动者主动辞职的重要原因。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全文]

    破解“用工荒”关键在企业?
        这些年的企业还真是“多灾多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没米下锅”,好不容易等来了经济回升,日子眼看要好过了,又找不到“煮饭人”了。那么说到底,究竟是找工作难,还是找工人难?目前而言,显然是两者并存。
      有媒体称,长期形成的企业的极端强势,工人的绝对弱势,这两者之间力量的的过于悬殊。关键还是要企业来做这件事。那就是放弃中国的劳动力都天经地义是廉价劳动力,对待他们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老观念,给他们比较合理的报酬;按照法律法规,让他们享有的基本的安全保障、福利待遇;在管理上真正体现出一种比较切实的人性化的做法,真正将他们当人,特别是当成企业不可或缺的成员看待与对待,努力建立一种让企业与员工能够同甘共苦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在破解今天面临的“缺工潮”,以及要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政府要出力,社会要伸手,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企业的态度与动作。

        中国自古受“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影响,认为孩子只有上了大学甚至走上了仕途才有前途。而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也总是把文凭摆在首位,甚至看毕业的院校。这些观念都会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了这么多年,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人才,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没有改变世界对中国工人的看法,这跟过去“中国制造”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是符合的。
      如果说在电影《2012》和“中国制造”的广告中,中国工人还是幕后英雄的话,入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的话语,让中国工人站在了舞台中央,在聚光灯下接受人们的审视。 [全文]
  • “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的重要特点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这种状况已持续4年有余,且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消除。”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赵树凯赵晨
  • “搜集发布信息、管理农民工流动成本太高,地方财力有限。有时连上级政府下拨的农民工服务与管理项目的配套资金都很吃紧,自发管理项目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农民工输出地管理人员
  • “招聘会始终是最有效的请人途径,企业不会嫌多,而且不参加的话,就连招聘的机会都会没有。”
  • ——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 刘展灏
  • “目前工人实在不好招,要是有人请及时联系我们。”
  • ——多家上海企业
  • “我在工厂如果要拿到1800元,每天至少要加班3个小时左右,而在专卖店,只需要工作8个小时,而且环境更好。”
  • ——20岁二代外来工 黄仪容
  • “家里也不缺这点钱,大部分我都花掉了,每个月都和朋友们下一次馆子,其余的买衣服鞋子,喝喝酒,没剩下什么。”
  • ——东莞一制衣厂保安 刘赖恒
  • “最红火时,公司有7000多名员工,而目前加上已经转型的另外一家工厂,包括公司新招的当地4050灵活就业人员,员工总数还不到1000人。”
  • ——东莞一电子公司 助理经理
  • “广州这边工资并不是很高,再加上住房、吃穿等花费往往可留下来的钱并不会很多。这还不如回老家,虽然钱少点,但是也可养活家人,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老婆孩子在一起。”
  • ——湖南农民工 小张
  • “缺工现象严重影响了珠三角港企经营。有港企老板说,金融危机时,担忧没有单,而现在是有单都不敢接。”
  • ——香港驻粤办主任 郑伟源
  • “提高工人工资,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轻工业、家电等领域,竞争比较激烈,企业利润也小,生产成本上升会让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 ——上海信息咨询分析师 黄仪新
  • “从长远来看,劳动合同法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挽救这些企业,而并不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王向前

魅力:
中新币:
评分说明:
【编辑:秦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