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券商联手踏入互联网 证联概念更具想象力

2014年07月30日 07:3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本报记者 田运昌

  随着资产证券化以及创新业务推进,加之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现有银证合作模式已不再适应券商新业务的要求,因此银行和券商均迫切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四家券商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均要求向银证互联模式迈进。然而与此同时,证联也在悄然升温,且已经报至证监会,一旦上线或冲击现有银证合作格局。

  四券商携手银行

  推银证合作新模式

  第三方存管虽然确保了投资者资金安全,但是后遗症是不能适应券商创新业务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今年,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各类创新层出不穷,对资金的流动性和便利性要求不断提升。

  今年4月份,方正证券与上海银行签署协议,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创新产品、客户开发及其他业务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方正证券和上海银行整合现有产品和各项业务,合作研发、推广、运营系列创新产品。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在资金及清算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资金融通业务、基金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而招商证券和招商银行之前就一直在第三方存管及资金存放、融资及银行结算、投资银行、跨境、理财、债券承销及代理、直接投资、私募基金、产品创新等众多业务领域展开合作,今年5月份双方又签订了银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目的在于巩固和延续双方银证合作领先优势,探索创银证创新新模式。

  7月份,南京证券与南京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表示,两者将在经纪、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资产托管、资金融通、创新及业务培训、信息交流、客户资源共享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入合作。

  而最近华融证券与华夏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华夏银行与华融证券将积极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和品牌影响,在互联网平台合作、客户资源、产品销售、资金支持、客户开发、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直投业务、资金存管及结算业务、创新业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银证合作模式

  或受证联挑战

  这四项券商和银行的合作,都是面向银证互通领域,然而当前证联概念也在悄然升温,券商纷纷要求恢复证券公司交易、投资、融资、托管、支付等功能,一旦证联支付成功将挑战目前的银证合作模式。

  华融证券和华夏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合作则是从银证转账模式、第三方存管模式、过渡到银证互联模式,开启“银证合作3.0时代”,通过双方平台式的对接,为双方客户提供电子账户和证券账户互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客户账户平台互通和账户资金的投资、理财、增值服务,并逐步从网上平台过渡到移动终端等线上渠道,为双方的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而方正证券和上海银行共同打造一个综合金融平台——上方账户通。其实现方式是,券商和银行通过双方后台系统对接、前端网银和网上交易界面改造等方式,为双方客户搭建集投融资功能一体的,包含银行、证券账户与产品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对于上述两平台的合作,一位券商互联网金融人士告诉记者,券商和银行无非是希望实现银证互联,最终投资者可以用证券账户或银行账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券商理财产品以及基金。

  然而,券商互联网金融相比新型互联网金融劣势相当明显,一是交易时间存在限制,二是交易账户的限制,打通这两个关节已是众所共盼的。目前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30家证券机构为绕开银证模式弊端,开发出证券行业支付应用服务的第三方支付“证券版证联”,目的在于恢复证券行业支付基础功能,进一步打破客户保证金账户封闭运行体系,这俨然比银证合作更进一步。

  据悉,相较于传统银证模式,证券版证联支持7×24不间断证券和银行支付,支持证券资金账户消费支付、公共事业缴费、消费担保支付;支持基金的开户、绑卡、认购、申购、赎回、定投、退款、撤单、分红、充值、基金普通提现、基金T+0提现等业务。此外,证联支付具备为证券机构间提供借记、贷记、单笔、批量、实时、净额等多种类、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的能力。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