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时政
理论
东西问
财经
国际
社会
大湾区
华人
文娱
体育
教育
健康
法治
生活
同心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带一路
中国侨网
中国新闻周刊
国是直通车
视频
直播
创意
图片
专栏
各地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福建
|
甘肃
|
贵州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河北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黑龙江
|
江苏
|
江西
|
吉林
|
辽宁
|
内蒙古
|
宁夏
|
青海
|
山东
|
山西
|
陕西
|
上海
|
四川
|
新疆
|
兵团
|
云南
|
浙江
搜 索
即时
时政
高层
|
人事
|
反腐
|
深度
|
两岸
|
科教
|
军事
东西问
中外对话
|
世界观
|
广角镜
|
Z世代
|
洋腔队
|
舆论场
|
新漫评
|
思享家
|
会客厅
|
研究院
|
问西东
财经
宏观
|
产经
|
中国新观察
|
三里河
|
民生调查局
|
中新财评
|
商业风云录
|
智库
|
公益
国际
世界观
|
国际识局
|
国际人物
|
国际热评
|
新漫评
|
国际视野
社会
热点追踪
|
中新真探
|
新闻浮世绘
|
中新法治
|
第一现场
大湾区
港澳
|
风向标
|
快车道
|
青年说
|
专家建言
|
湾得福
|
Video
|
湾区MAP
健康
大医生来了
|
医学的温度
|
医药新观察
教育
法治
生活
华人
同心圆
统战要闻
|
统战时讯
|
各地统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传承
|
政策法规
|
学术动态
|
地方实践
|
国际传播
一带一路
热点聚焦
|
深度访谈
|
各方关注
|
海外视角
|
项目动态
|
丰硕成果
文娱
文化漫谈
|
艺苑大观
|
收藏考古
|
星闻联播
|
影音综艺
体育
独家视角
|
绿茵赛场
|
篮坛竞技
|
综合其他
|
视频播报
视频
热点
|
国内
|
社会
|
国际
|
军事
|
文娱
|
体育
|
财经
|
港澳台侨
|
微视界
|
洋腔队
|
Z世代
|
澜湄印象
|
中国风
|
中国新视野
图片
中新画报
|
国内
|
社会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港澳台侨
|
凡人歌
创意
理论
直播
专题
专栏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暂没有相关视频,敬请期待
国新办举行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11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分享到:
图文滚动
30秒自动刷新
60秒自动刷新
刷新
中新网报道
2022-11-14 16: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11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13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2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付凌晖先生作介绍。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1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 付凌晖: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先通报一下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然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10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10月份,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等多重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15
付凌晖:
一、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股份制企业增长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1%;私营企业增长3.4%。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8.4%、35.6%、19.3%。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比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3%。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制造业增长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42亿元,同比下降2.3%。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16
付凌晖:
二、服务业继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与1-9月份持平。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1%、5.3%。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9.2%、6.4%,分别比上月加快0.7、1.5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分别增长8.9%、8.0%、7.9%。10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0%;其中,水上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7%。
三、市场销售有所放缓,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75亿元,同比增长0.6%,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2649亿元,同比增长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926亿元,增长0.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25227亿元,同比增长1.2%;餐饮收入35348亿元,下降5.0%。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0%、6.6%。全国网上零售额109542亿元,增长4.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4506亿元,增长7.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2%。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8%。其中,商品零售36171亿元,同比增长0.5%;餐饮收入4099亿元,下降8.1%。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17
付凌晖: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1459亿元,同比增长5.8%,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制造业投资增长9.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8%。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1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商品房销售额108832亿元,下降2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民间投资增长1.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6%、14.0%。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7%、27.8%;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4.7%、22.5%。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3.1%,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30.4%、8.5%。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2%。
五、货物进出口规模扩大,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6165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197113亿元,增长13.0%;进口149053亿元,增长5.2%。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8%,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4%,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551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20691亿元,增长7.0%;进口14823亿元,增长6.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868亿元。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21
付凌晖: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月持平
1-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上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5%。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7.9%、4.7%,均与上月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9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2%,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8.1%,粮食价格上涨3.6%,鲜果价格上涨12.6%,猪肉价格上涨51.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持平。
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2%、7.5%。10 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上涨0.3%。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21
付凌晖:
总的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持续保持恢复态势。但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狠抓政策落实,科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稳就业稳物价稳预期,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力争实现更好发展结果。
谢谢。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21
寿小丽:
谢谢付凌晖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10月份我国经济继续延续了恢复态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部分指标是同比增速有所回落。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评价10月份我国的经济运行表现?谢谢。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1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10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在上升,国内疫情防控压力比较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在加大的。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积极释放政策效能,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恢复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主要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产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0月份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同比增速是有所回落的。但是从累计来看,保持了总体平稳。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与1-9月份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8%和0.6%,增速均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是就业和物价保持总体稳定。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保持了基本平稳。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上月持平。其中,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7%,也是与上月持平的。在全球通胀压力高企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加大保供稳价力度,价格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也与上月持平。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2
付凌晖:
三是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工业升级发展的发展态势持续,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6%,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势比较好,随着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相关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增长。1-10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1%,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增长。
四是新动能增势较好。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相关产品生产快速增加。1-10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8.4%和35.6%。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业态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比1-9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对市场销售的贡献稳步提升。
五是基本民生保障和粮食能源保供持续加强。各方面积极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相关生活品的供应,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1-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和6.6%,保持稳定增长。能源供应持续增加,前10个月,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3%和6%,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今年各方面加大粮食生产保供力度,今年早稻和夏粮合计增产31亿斤。秋粮目前已经收获了超过九成,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5
付凌晖:
总的来看,10月份我国经济延续了恢复态势,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保持稳定,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韧性继续彰显。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经济恢复有所放缓。下阶段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稳就业稳物价,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谢谢。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6
第一财经记者: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业生产一度放缓,但在三季度有所回升。请问,10月份这一趋势是否延续?对接下来的工业生产走势,您怎么看?谢谢。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7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工业生产情况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受疫情多发散发、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从10月份情况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总的来看,工业持续恢复态势没有改变,表现出了较强韧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保持恢复态势。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5%,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仍快于7月份和8月份,也比三季度的工业生产增速快0.2个百分点。从累计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4%,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情况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环比增长0.33%,继续保持增势。
二是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比较明显。10月份,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2%,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其中产业链较长的汽车和电子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8.7%和9.4%,对上下游行业带动有力。我们看到,与汽车行业联系比较密切的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7
付凌晖:
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持续,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6%,增速比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随着信息通信快速发展,相关行业生产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移动通信基站设备、5G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18.4%。
四是绿色智能发展带动持续显现。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绿色能源产品不断涌现,持续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4.8%、81.4%和69.9%。生产智能化改造也在不断深入,对相关行业和产品带动也在不断增强。10月份,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4.7%和14.4%。
这些情况表明,尽管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但是我国工业体系完整、规模优势明显,随着创新驱动增强,结构升级、质量提升态势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下阶段,我们要落实好各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推动工业生产持续向好,保持稳定发展。谢谢。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39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想问的是关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问题。我们看到,如果刨除汽车的销售,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仅有0.9%,政府针对供给侧推出了一揽子的支持措施,包括支持房企,接下来政府对消费者有哪些支持措施?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41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消费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从10月份情况来看,受到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的影响,部分地区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部分服务性消费总体放缓。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其中餐饮收入下降8.1%。尽管我们看到消费市场受到短期冲击,但是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得到保障。网上零售对市场销售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消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粮油等基本生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3%和4.1%,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二是网上零售增长加快。前10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比1-9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对市场销售增长的拉动超过1.5个百分点。三是生活必需品供应相关业态保持小幅增长。前10个月,生活必需品供应比较集中的便利店、超市零售额分别增长4.6%和3.7%。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0:42
付凌晖:
从下阶段情况来看,疫情对市场销售的影响仍会存在,但总的看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消费恢复向好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一是从中长期看,我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态势不会改变。我国有14亿人口,消费市场空间广阔,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时期,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拓展,消费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二是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将逐步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三是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有利于消费的扩大。今年以来,各方面积极推动扩大传统消费,促进新型消费,效果逐步显现。我们看到,近期汽车消费保持比较快的增长,这和国家出台促进汽车和家电消费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四是消费模式创新将会拓展新的增长点。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新的消费模式不断显现。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远程会议、在线医疗等快速发展,直播视频、网上带货增势强劲,为消费注入了新活力。
总的来看,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消费还面临不少挑战,但是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逐步实施,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居民就业改善、收入增加,消费保持恢复态势仍然是值得期待的。谢谢。
中新网报道
2022-11-15 11:37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国务院5月底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到现在已经实施多个月了,相关措施对国民经济复苏有怎样的促进作用?10月份数据上有怎样的体现?谢谢。
加载更多
相关直播
国新办举行《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国新办举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2年服贸会筹备工作发布会
国新办举行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新办介绍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相关新闻
上市银行三季报核心变量折射实体经济运行平稳
前三季度中国国有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登录
有事没事说两句...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取消上传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 [
京ICP证040655号
]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 [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10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