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时政| 国际| 军事| 社会| 港澳| 台湾| 侨网| 经纬| 华人| 财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体育| 文化| 理论| 生活| 图片| 视频| 直播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搜 索
回放

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日均消杀面积约1.4亿平方米

当前位置:中新网 > 新闻直播

5月1日0—24时,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72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6606例,新增本土死亡32例。5月2日上午10时,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第171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分享到: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08:16
    5月1日0—24时,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72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6606例,新增本土死亡32例。5月2日上午10时,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第171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19
    截至5月1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441例、危重型93例。
    5月1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2例,平均年龄84.1岁。32位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疾病及肿瘤,包括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重度高血压、脑梗死及后遗症、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淋巴瘤、肝硬化、胃癌晚期等。其中4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过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20
    5月1日,上海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424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9468例,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由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此外,截至5月2日9时,本次疫情上海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676333人,均已落实管控。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22
    近期,上海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了“核酸+抗原”的组合筛查。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5月1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4292个,涉及人口数276万人;管控区22255个,涉及人口数约551万人;防范区55384个,涉及人口数1514多万人。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32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邵军就“复工证”“通行证”的具体作用做了说明。
    邵军表示,为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加强电商平台、快递等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在“随申码”页面上线“复工复产人员返岗电子通行证”(简称“复工证”)和“上海市保供配送人员通行证”“邮政快递公司寄递人员电子通行证”(简称“通行证”)。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复工证”5851张,发放“通行证”87766张。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33
    “复工证”集成了身份证明、工作证明、白名单企业证明、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等信息。返岗人员联系所在居村委,打开“随申码”,选择“复工证”,即可“亮证”。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由居村委核对返岗人员身份证和“复工证”后,确认所住楼栋7天内无阳性,现场加做抗原检测阴性即可放行,并做好登记。
    “通行证”集成了姓名、身份证、企业名称、“随申码”、核酸检测结果、抗原检测结果等信息。符合健康状况条件的白名单企业员工可通过“随申办”App、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申领和查看“通行证”。在符合解封条件下,“通行证”可作为相关骑手和配送人员的出门证明,以及开展配送、寄递工作的合法凭证。
    下一步,上海将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使用反馈,进一步优化完善“复工证”“通行证”等应用举措,更好满足企业、市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34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就上海为科技企业纾困解难的相关措施做了通报。
    刘多表示,为助力科技企业渡过难关,4月2日上海发布了《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击疫情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到目前,主要发挥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发挥财税政策支持作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4月份以来,上海市科技企业已申领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4350万元;第一批科技创新券兑付工作也已完成,惠及企业和服务机构近200家,兑付金额超1000万元。同时,对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科技企业和人才,优先支持其申报有关科技项目。同时上海也做好科技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地,让企业弄得懂、会操作。
    二是推动科技金融助企纾困。为申请无还本续贷、展期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缓解暂时性资金压力,目前已有75笔相关贷款完成备案推荐,合计3.6亿元。鼓励合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降息降费,确保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同时,采取全线上“申请、受理、推荐”方式,向银行推荐科技企业,加速贷款审核。已推荐108家企业申请履约责任保证保险贷款,金额约4.9亿元。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34
    三是快速响应企业项目申报需求。对于惠及面广、关注度高的计划项目,适当放宽要求,延长填报时间。2022年度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小巨人综合绩效评价等科技计划,填报时间均延长至5月底;创新创业大赛成长企业组取消了注册时间、资产总额等方面参赛要求。
    四是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服务。疫情期间,不少企业采取居家办公模式,面临很多问题,为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回应企业咨询,科技服务热线业务不停摆、服务不打烊,一线座席日均电话服务量超300个。这段时期,上海优化不见面审批,实施惠企便捷服务。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有关证明事项改为了告知承诺方式,减免专利证书等申请材料,提高服务效能。在外国人才服务方面,由于对外窗口暂停,上海推出了“视频核验+远程受理”临时应急措施,开通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绿色通道。
    后续上海将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地,更好地为科技企业纾困解难。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52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就医疗废物的处理做了介绍。
    刘多表示,疫情期间,社区中除各类生活垃圾外,还产生了一些医疗废物,这些医疗废物要装入专用黄色垃圾袋内。为统一收运处置社区的医疗废物,上海市区两级生态环境、绿化市容、卫生健康等部门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协同进行处理,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尚未转运的阳性感染者产生的生活垃圾。由街镇、社区安排专人上门收集,套装黄色垃圾袋并扎口,进行消毒处理后,送到街镇的集中贮存点(一般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抗原检测阳性产生的医疗废物。抗原检测阳性的,居民需将采样拭子、样品处理管、检测卡等放入随试剂盒提供的生物安全袋内密封,外表面喷洒消毒后,由街镇、社区一并负责收集。抗原检测阴性的,按照普通干垃圾处理。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53
    三是核酸采样时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核酸采样人员废弃的个人防护用品、废拭子等,由核酸检测人员装入黄色垃圾袋并扎口,进行消毒处理后,由工作人员带回检测机构或由街镇、社区运到集中贮存点。
    由于这些医疗废物产生量大面广,一些街镇、社区可能无法做到“即产生、即清运”。来不及清运的,需在社区适当位置妥善暂存,并设置明显标识,采取防雨淋、围挡和定期消毒等措施,不得露天随意丢弃。暂存的医疗废物应在24小时内由专业收运处置单位运送至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安全处置。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要分清楚黄色垃圾袋和黑色垃圾袋的使用范围,两者的消杀、收运和处置要求是不同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快递人员和其他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废弃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复工复产单位废弃的个人防护用品,请按照专项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垃圾袋,不要装入黄色垃圾袋,更不要把黄色袋装垃圾随意丢弃。上海市区两级将安排专门队伍开展指导和巡查,也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一起监督,共同维护城市的整洁和安全。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53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就上海进一步畅通就医配药渠道的相关措施做了介绍。
    一是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就医流程和就医渠道。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合理设置缓冲区,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上海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童医院急诊、发热门诊原则上不停诊,保障重症医学、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手术室、产科、新生儿科等科室连续性服务。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54
    二是各医疗机构想方设法缓解就医配药难题。新华医院推出“专科医师咨询平台”,覆盖了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8个专科。中山医院实行“气泡式闭环管理”,保障常规医疗、急诊抢救等工作不断档。一妇婴推出“急诊手术室”“临时看诊点”“感染就诊楼”等措施,快速诊治各类孕产妇。瑞金医院增加肿瘤患者PICC护理、造口术后护理等门诊诊间和诊次。仁济医院设置“应急血透室”,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等重点人群救治不间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等多家医院优化配药流程,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压缩代配药时间。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54
    三是积极开展医疗服务。上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人与街镇、居村委对接,提供基本诊疗与配药服务。比如闵行区以村居委为单位,固定专人收集居民求医问药需求;各社区中心确定2名家庭医生对接社区;街镇安排专车用于巡诊及送药。嘉定区建立区、街镇与居村委三级就医保障专班,成立426人代配药志愿者队伍,配备就医专车236辆,提供“收集、代配、送药”全流程服务。目前,上海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做好核酸采样、追踪可疑病例、集中隔离点等工作的同时,保持基本诊疗和配药服务。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54
    四是积极发挥互联网医院作用。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发挥全市100多家互联网医院作用,提供预约挂号、专科咨询、在线复诊开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配送等便民服务。4月,上海互联网医院诊疗量明显增加,服务总人次是去年同期的5.2倍,处方量是去年同期的11.2倍。
    近期,上海也组织社会各方资源,如推出“健康云”平台互联网医院“就医配药”功能,探索“网上下单—送达街镇—配送到户”配送模式,并不断协调,增加各方配送力量,畅通物流渠道,提高药品配送率,缩短配送时间,努力缓解百姓配药难问题。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0:59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介绍:当前,全市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社会面清零工作已进入关键攻坚期。清洁消杀是十大攻坚行动之一。有效的消毒措施,能够发挥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的积极作用。近期,在国务院工作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推动下,上海认真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在全市开展环境清洁消杀专项行动,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1:00
    第一,全面加强专业规范指引和专业力量配备。消杀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需要在专业规范的指引下,由专业消杀人员来完成。因此,上海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强化专业指引,按照“一场所一方案”要求汇编各类技术规范,并针对“快递物品消杀不到位”等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目前,上海重点聚焦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杀两大领域,贯穿“防护、操作、评价”三个环节,制订形成了22个专业指引体系,并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各类专题培训,覆盖面超400万人次。在统筹专业力量方面,依托卫健、经信、工商联等所属机构专业力量的同时,全市1200余名消防指战员主动请战,很多下沉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以及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后也积极参与,此外还有来自武汉、兰州、南通等兄弟省市的专业救援组织紧急驰援。目前,上海已拥有超过6000人的专业力量,能够基本满足全市专业消杀需求。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1:01
    第二,扎实推进住宅小区环境清洁消杀。小区是我们每天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开展消杀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一是抓好阳性感染者家庭终末消毒,在阳性感染者转运之后,组织专业力量,按照技术规范,对其居家环境和活动轨迹进行消毒,并加强消毒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二是抓好阳性楼栋消杀,对阳性感染者所在楼栋内的楼道、电梯等公共空间和部位进行消杀。三是抓好小区环境预防性消杀,组织各街镇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或社区队伍,对小区的公共空间和部位开展预防性消杀。目前,日均出动消杀力量约16万人次、消杀面积约1.4亿平方米,实现了全市1.3万个住宅小区全覆盖。此外,针对大家关心的“快递物品消杀”这一问题,上海开展了专项行动,推动全市各小区设置快递物品集中消毒区域,日均消杀快递物品近100万件。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1:02
    第三,积极开展重点场所清洁消杀工作。各类公共场所是人流、物流容易汇聚的地方,也是消杀专项行动的关键对象。我们对建筑工地、办公楼宇、商超、各类学校等十大重点场所全面进行预防性消杀;对于街面道路,在日常清洁的基础上,开展了两次“大冲洗”活动,累计出动保洁人员1.35万人次,高压冲洗车、洒水车等3400辆次,消除死角盲区2405处。
    应该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下,我们的环境清洁消杀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也深知,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部分阳性楼栋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消杀,个别阳性感染者家庭因无法入户等原因,终末消毒没能做到第一时间实施。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1:02
    下一步,上海将加快推进阳性感染者家庭终末消毒、阳性楼栋消杀全覆盖,加强对基层消杀工作的支持,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手势,并兼顾居民个性化需求,努力做到及时高效、全面彻底。
    同时,继续开展针对性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杀工作。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生产企业、办公楼宇、商业设施、餐饮服务、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在复工复产前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在复工复产后,严格落实预防性消杀等防控措施,持续做好快递物品等外包装的消毒处理工作。
    此外,针对大家关注的室内空气消毒、快递物品消杀、消毒剂如何使用、楼内有阳性感染者怎么办等消毒知识问题,我们专门制作了科普宣传材料,通过“上海发布”以及各主流媒体进行推送,也请大家随时查阅下载,并转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科学规范做好家庭环境消杀。
  • 中新网报道
    2022-05-02 11:07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邵军就上海重点场所推行“场所码”“数字哨兵”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
    邵军表示,在重点场所推行“场所码”“数字哨兵”,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场所码”是为重点场所生成的一个专有二维码;“数字哨兵”是一种具有快速核验健康码、身份证、核酸检测信息等功能的硬件设备。每个重点场所,“场所码”“数字哨兵”两个部署一种即可。“场所码”可直接下载打印张贴,部署成本较低;“数字哨兵”适合部署在人流密集、通行效率要求高的重点场所。
加载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直播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