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时政| 国际| 军事| 社会| 港澳| 台湾| 侨网| 经纬| 华人| 财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体育| 文化| 理论| 生活| 图片| 视频| 直播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搜 索
回放

国是论坛: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中新网 > 新闻直播

分享到: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现在,中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何把这一蓝图更好地变为现实?中新社举行“国是论坛: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专题研讨会,探索共同富裕发展之路。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1-12-16 16:45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现在,中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何把这一蓝图更好地变为现实?中新社举行“国是论坛: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专题研讨会,探索共同富裕发展之路。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25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国是论坛: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的活动,我是主持人人民网社交媒体部副主任郑紫豪,非常荣幸能够主持这次的活动。
    今天是冬至,开始之前先祝大家冬至快乐,我们来共商这样一个温暖的话题,共同富裕。今天特别火这个词,但是这个提法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被提及,而且伴随着国家发展几十年来,这都是我们的目标和初心。早在上个月召开的六中全会以及本月初举行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上,对中国经济提出了很多要求以及实现路径,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种种特征,结合今天论坛主题,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以及高质量的发展,包括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这都是今天在座各位领导、嘉宾以及在座企业所需要探讨的话题。所以,今天我们也特别邀请了很多的嘉宾,能够在这里跟我们共同探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以及各方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26
    主持人:
    在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到场的领导嘉宾。他们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毛群安
    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经济师范剑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助理研究员李恒森
    中国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
    杨森中国总裁、强生中国总裁委员会成员郑磊
    强生全球社区影响力中国区主席、强生中国总裁委员会成员王利平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28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 王晓晖: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同大家相聚在以“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国是论坛。我代表中国新闻社向与会各位嘉宾、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共同富裕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目标。今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他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并提出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总的思路”和“六大举措”。中国的共同富裕之路正在逐渐清晰。(蒋启明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29
    王晓晖:
    作为中央主要外宣媒体,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讲好中国故事,沟通中国与世界,一直是中国新闻社的主要职责。由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创设5年多来,已经举办了一系列高规格的重磅论坛和研讨会,成为汇聚各方智慧、为发展改革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国是论坛“集智”平台的作用,讲好共同富裕的中国故事。
    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财富的丰裕,还有着全民精神充实、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等内涵。共同富裕的实现必将伴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30
    王晓晖: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政府积极作为、社会组织凝聚合力,作为微观市场主体的企业也需要主动担当。企业家合法诚信经营,照章纳税,履行社会责任,善待员工和客户,办好自己的企业,就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国家也鼓励支持企业和企业家在有意愿、有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在客观上也会起到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当然,我们每个人也需要争取机会、付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30
    王晓晖:
    面向未来,如何更好激发活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这也恰是本次论坛的主题。
    各位嘉宾、朋友们,此次论坛,我们邀请了多位来自宏观、金融、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进行对话,期待各位专家能够分享真知灼见,激荡思想火花,为推进共同富裕建言献策。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4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魏建国:
    很多人都知道我特别喜欢跑步,我早晚各一小时,每次各7.5公里,60多年没有中断过,不仅国内跑,国外跑,我在国外已经跑过200多个国家,我特别喜欢在城市的中间跑,因为让我了解这个国家的特色。我到过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到过很冷的国家,也到过很热的国家,也到过海拔最高的国家,也到过海拔最低的国家。应该说我看到无论是大国、强国、弱国、小国,无论是这种社会制度或者是那种社会制度,都很重视消除贫困,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和地区差距。下一步,我们共同富裕应该克服哪些误区,应该抓住哪些关键?我想用十多分钟时间讲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就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是要“扩中”“提低”,做“大蛋糕”“大中产”“大参与”。(蒋启明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50
    魏建国:
    很多人问我这一次中央在提出共同富裕中,有很多很多的内涵,你认为最重要的内涵是什么?我说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马克思说过,一切危机的真正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如果基层群众生存危机爆发,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从建党开始一直到建国,我们走过的路程就是希望大家要共同富裕,建设一个富强而现代化的中国。那么现在我们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中央又提出共同富裕呢?我认为这是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也是我们一个大的战略。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突破,也就是克服我们对共同富裕的三大误区。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50
    魏建国:
    第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跟我说过,好像共同富裕是个经济问题。错了,共同富裕是经济问题,但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我认为更是政治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们国家怎么能够做到中华民族的复兴。所以整体来说,要从这个思想站位来考虑问题,如果不从这个思想考虑问题,只是把它单纯地看作一个经济问题,就解决不了。事实也证明,现在我们有的地方、有的省市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逐步提升了,像中央所讲的这块看齐,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二个误区,现在很多人问我,共同富裕是不是又回到过去大锅饭、平均主义?错了,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并不是要否定以前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我认为更要在共同富裕的同时,克服这种平均主义思想。不是又回到原点,更重要的是鼓励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帮助后富起来的人,鼓励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帮助后富起来的地区,所以这两句话不能把它分开。
    第三个误区,我们不能说共同富裕就是“杀富济贫”或者“劫富济贫”,就是“养懒人”,更不能说搞共同富裕就是向西方的高福利国家看齐。(蒋启明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51
    魏建国:
    所以我觉得,当前我们在推动共同富裕的时候,首先这三个误区要克服掉,克服掉这三个误区以后下一步的关键有三个。
    第一,这次中央很明确,我们要把蛋糕做大,这是我们的关键。如果我们仅仅是在原有的蛋糕上做,那是很困难的,所以我的很多日本朋友、德国朋友他们很赞同,他们从外面看中国,觉得中国的整体不仅在做大,是大的生产要素,大的资源,不仅是搅动了国内市场为主体的生产要素,包括人才、资本、土地、信息等其他,现在整个搅动了全球的包括资本、人才、技术、信息和土地、劳力。所以我一直认为上海应该做全球的大码头,我们争取在上海能够打造两个到三个浦东。我们以前搞外贸的说“广、大、上、青、天”,已经有三个落下来了,现在还剩两个,所以在这块,上海今年都占整个外贸的高分量。有人问我说,今年的外贸发展很快,都是以两位数增长,很多人每个月都在惊叹,包括外界、外媒都说是超出预期。有人说今年是前高后低,有人说可能疫情后就会被人“抢走”,都错了。我们还有更好的事情,还有一年到一年半的窗口期,这对我们外贸是很重要的。我也可以在这里说,明年咱们的外贸可能是在所有范围第一个开门红,外贸一定会以两位数增长,进口、出口很好的局面,实现2022年的第一个开门红,这也是我们讲的做大蛋糕,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几个地方。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51
    魏建国:
    第二,做大中产。很早以前我就说过,我们会有4亿人的中产阶级,也有人说7亿、8亿,我说不管多少亿,大中产是中国最重要的,它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对大中产的概念是,要有一个很完整的中产阶级。现在我们是人均GDP差不多1万美元,离中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是绝对不要局限在这一点,要把大中产看大一点,中产阶级不仅是它的量、人数,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中产阶级怎么做大。现在出台了很多政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大中产。我们的目标最好能做一个“苹果形”,橄榄是中间大、两头尖,少数是往上跑,还有小的往下跌;苹果不会,苹果中间很粗,上面是个凹的,下面是个凹的,说明高的收入掉下来了、凹进去了,下面的往上走,所以这块会更好地把大中产做好。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52
    魏建国:
    第三,大参与。这个参与就是民营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要看重中国发展前途。我是在部里边搞进出口、走出去、高科技,所以在这块中国潜力很大。整个全球资本、技术、人才、制造东移的时候,我们要参与更多,我们一定要定出一些规矩,除了WTO改革之外,我们要定出一个公平正义的规矩,这也是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就是公平公正,就是要权利平等。很重要的就是机会平等,不是说上海就有机会,中西部地区就没有,错了,都有。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规则平等,游戏规则是一致的。在这个方面长三角发展得很快,现在无论是总部经济,无论是独角兽也好,无论是科技这一块,在慢慢地有。如果今后能够再造一两个苏州,多打造几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这一块总体来讲参与的人就会更多。不仅是民营企业家参与,外商投资来参与,更重要的是科技、教育、体育、时尚全部都参与,所以这块作为我们来讲,有一个很大的目标。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54
    主持人:
    谢谢魏部长的精彩发言,让我们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路径有了更深入了解。共同富裕可能是需要像魏部长所说一样,几十年长期久久为功,滴水穿石,日复一日地坚持。有这样一个积淀,我们才能更有信心、更有魄力达到最终的目标,在此我提议感谢魏部长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主旨演讲。接下来有请中国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4:59
    中国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 宋为群: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可以和大家相聚在北京,在中国新闻社这个平台上一起探讨共建共享、推动共同富裕这个富有意义的话题。刚才魏部长已经为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将辐射消费、教育、医疗、养老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对中国,也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相信,外资企业在这样一个宏伟目标中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蒋启明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5:00
    宋为群:
    一直以来,包括外资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领导人也在多个场合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改革开放至今,跨国企业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在当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更是看到了为中国经济以及共同富裕目标贡献力量新的发展机遇。就拿我所服务的医疗健康行业和强生公司而言,过去3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通过将全球资源、行业经验、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高端制造引进中国,来服务中国的病患和老百姓。我们深知医疗健康是共同富裕很重要的一块,促进“病有所医”,提升14亿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认为在各方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三点非常重要。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5:00
    宋为群:
    第一,政策端改革持续发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改善健康公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国家投入力度强、政策改革力度大、大众获益程度高,包括国家卫健委、药监局、医保局等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在政策端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破解看病贵、看病难的话题,致力于消除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困局。随着国家医疗改革深入,许多创新医药产品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惠及更多百姓,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也正在不断提高,在政府努力下,包括人均预期寿命等国内主要指标持续提高,“健康中国”目标的各个方面得以全面稳步推进,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政府推动医疗改革的决心和行动力,令我们所有从业者深感振奋。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5:01
    宋为群:
    第二,老百姓的需求日益多元下沉。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城镇化深入,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都向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突出了公共卫生事业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加速老百姓寻医问诊模式变化,“后疫情模式”中越来越多病患会选择在家门口所在地寻求医疗服务。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推进共同富裕的各类举措出台,不仅将进一步缩小地区收入和消费差距,也将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中小城市的下沉。越来越多中小城镇的居民不用再奔波到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来就医,而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全方位、全周期的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当然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对广大二线、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医疗机构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速这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业务能力的提升,让优质高效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实现更广阔的覆盖,不仅是政府,也是我们整个医疗产业共同关注的重点。在这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扎扎实实地为推进全民健康,为共同富裕打好健康基础。今年强生公司非常荣幸能够支持国家卫健委启动健康中国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传播能力建设,承诺在项目开展的未来十年内投入总计一千万美金的资助,改善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此外,我们还将继续通过自身专业教育能力以及和各类公益组织合作项目,从多个维度支持政府赋能一线,让广大老百姓能够获得可及的、高质量的多元化医疗服务。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5:01
    宋为群:
    第三,供给端创新合作大有可为。作为扎根中国的跨国企业,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政策端的推动和需求端的诉求,这些都激励着我们从供给端更好地发挥各自资源和平台优势,更快地将创新产品以及创新能力带到中国。为此,我们将不断加强对本土研发以及高端制造能力的投入,并且联动本土合作伙伴,通过打造开放式的创新生态合作体系,加速中国医疗事业的本土创新步伐。我们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身为行业领军企业,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业界、研究机构、大学以及本土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推动本土创新成果的加速转化,通过提升供给端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医疗体系的建设。
    在共建共享的历程中,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各司其职,各出其力,充分发挥所在职能和行业的资源优势,一定能够让国家共同富裕的步伐走得更快一点,更稳一点。而我们所在的医疗健康行业也将肩负起使命的担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为助力政府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富足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蒋启明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1-12-21 15:02
    主持人:
    谢谢宋总用这样的方式分享了深植于本土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担当。毕竟做大这个蛋糕并不是一家独大,而是要邀请更多有识之士携手同心,共同把这个蛋糕做大。同时,我们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需要坚持的目标和事业,需要去经营它。就像跑步,努力的人总会在终点相遇,但是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领导、专家、企业一步一个脚印。所以,今天中国新闻社特别安排了一个圆桌论坛的环节,就是要让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共同富裕话题能够携各方智慧共同分享。
加载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直播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