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卡普弄潮“最炫民族风” 华服美裳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9日 1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位于鄂西南麓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行走于城乡山野之间,还可以看到不少当地民众环佩叮当、华服翩翩,极具特色的鄂西小城风情扑面而来。

  【解说】上着矮领斜襟绣花短衫,下穿八幅罗裙,缀满西兰卡普的土家族服饰极受游客青睐。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土家语中意为“土花铺盖”。它起始于商周,流传数千年,以绚丽多彩而著称,以设色浪漫而见长。

  【解说】记者近日来到恩施西兰卡普生产基地看到,一匹匹色彩对比强烈的西兰卡普悬空挂起,乍一看好似置身西方波普艺术画廊。织者端坐缠绕着黑色经线的木质织锦机前,通经断纬,反面挑花,织线成锦。一块巴掌大的图案,多则用到20多种颜色的纱线,耗时2-3天。

  【同期】中国土家织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田若兰

  一个是它的织锦工艺很特别,因为是通经断纬反面挑花,通俗的讲就是从反面织的,织好了翻过来才能看到正面。因为这个特点,它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第二个,因为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让它累积了很多丰富的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色彩也非常的丰富。一眼看过去就是美的享受,我想这一点更加的吸引人吧。

  【解说】中国土家织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田若兰介绍,土家人“喜斑斓服色”,西兰卡普中常见的赤、蓝、黄,是光芒、智慧、希望的象征。土家族历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西兰卡普近200种纹样就好比土家族的“无字史诗”,记录着该民族的生活环境和习俗。

  【同期】中国土家织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田若兰

  这一个系列我们整个叫四十八勾,所以命名是比较直观的。但是它的含义是什么呢,是我们跳摆手舞的时候一个排列的阵型。中间一堆篝火,我们转一圈再转一圈,围着篝火跳摆手舞的,这样一个排列的阵型和场景。西兰卡普传统图案,我们归纳总结起来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几何线条的构图方式,第二个对称的构图手法,第三个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那这一个图案,因为把这三个特点都体现到了淋漓尽致,所以被称作西兰卡普的灵魂。它就是我们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图案,所以今天在土家族地区,你会看到所有的土家姑娘,身上穿的衣服,然后外面建筑上的雕刻,特产上的包装、路灯外面的花纹,就是到处都能看到这个花纹,因为它已经成了这个民族的标识性的文化符号。

  【解说】田若兰从事西兰卡普研究工作近20年,在她看来,最好的传承,是融入日常生活。她设计出一批西兰卡普桌旗、时装、背包等产品,销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同期】中国土家织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田若兰

  我一直认为无论一件工艺也好,一种文化也好。它就跟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年轻人都很喜欢,并且我们把衣服可能有一些稍稍的改变,改成我们更喜欢穿的样子,我们更乐于去穿它,我觉得这是这种文化复兴的一个信号。年轻人越喜欢,就证明这个文化它越有吸引力,证明我们还有传承下去的可能性。

  【解说】近年来,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服饰频频现身于全球各大时装周、登上知名时尚杂志,更有不少服装设计者以民族元素为灵感,创新打造“高定”珍品,并在世界的舞台上掀起“最炫民族风”。

  【同期】中国土家织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田若兰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跟时尚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因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一是很多(元),二是根基很深厚。这个对于时尚前沿来说,其实这也是很好的营养和文化的宝库,他们也需要那我们也需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

  记者 郑子颜 湖北恩施报道

责任编辑:【王凯】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